第六十四章拿下64(1 / 2)

各位股东们坐在会议室内,面色凝重,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沉重的氛围。

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会议桌中央的文件上,那些数字、图表和报告,无一不在诉说着公司当前的困境。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会议室内的气氛愈发紧张。

大多数股东最终决定增持股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稳定公司的股价。

然而,仍有几位股东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稀释股份更为稳妥。

就在此时,以瑞信、苏黎世银行和瑞士宝盛为代表的几家银行代表却突然站起来,他们的脸上带着一丝微笑。

他们表示,手中已无任何股份,此次前来仅为告知各位股东一声。

言罢,他们便匆匆离开了罗氏股东大会的现场,留下了一屋子面面相觑的股东们。

次日,诺华的股东大会也上演了类似的场景。

这些银行代表的离去无疑给股东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让他们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了担忧。

许多股东开始权衡利弊,纷纷选择稀释股份,采取观望态度。

瑞银作为公司的重要股东之一,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们原本的打算是慢慢增持股份,拉拢大部分股东,但现在却变成了单方面对抗外国资本的局面。

经过努力,他们成功集资了15亿瑞士法郎。

然而,就在他们刚刚完成集资并投入股市拉升股价之后,青木的下一波攻势却悄然而至。

罗氏和诺华的股价刚刚有所回升,就传来了工会组织员工罢工游行的消息。

员工们要求涨工资,这两家企业在瑞士的员工总数超过十万,短短几天内,就有近七万员工参与了游行示威。

这使得刚刚有所起色的股价再次暴跌,犹如一记重拳狠狠地击打在罗氏和诺华众股东的心头。

面对这样的局面,两家公司不得不暂时放下手中的其他事务,全力以赴应对这次罢工游行危机。

经过多方的努力和协商,公司终于与员工代表达成了一致,答应涨工资并改善工作条件。

员工们逐渐回归了正常工作,但这次危机却给两家公司的市值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市值蒸发了40%,仅剩下原本市值的30%,让股东们心痛不已。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瑞银不得不再次发起股东大会,请求集资以拉升股价。

然而,众股东们却纷纷选择作壁上观,继续稀释股权。

尽管再次募集了10亿瑞士法郎,但瑞银已经通过集资将自身的股权提升到了46%和43%,成为了大股东。

然而,在当前的形势下,这个成绩却显得微不足道。

如果瑞银不继续注资的话,之前的投资很可能会付诸东流。

就在瑞银焦头烂额之际,青木公司的第三波攻势却突然而至。

青木旗下的靶向药通过了最后阶段的实验,即将在全球多个国家上市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瑞士。

这款药的药效远超两家公司现有的靶向药,使得两家公司的股价再次暴跌至谷底。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瑞银感到束手无策,他们深知这次恐怕真的无法挽回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