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王甫的直接 679(1 / 2)

扈三娘收到王甫的拜帖。她是知道王甫这个人,听潘金莲姐姐提过他商业嗅觉敏锐。

扈三娘想了想大家碰下也好,杨元奇在陈留期间和这几家人有过交往,现在杨家也刚好借助的陈留。

王甫进来的时候心里不住叹息,关于杨家。王甫有意向和杨元奇一起合作,这种尝试浅尝即止,杨家在开封不是大家族,杨元奇无意于开封,王甫不可能过于热络。现在情况有些不同,杨家显然比他看到的更多,不仅顔楼。他反思自己,认为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他的判断开封几个大族和杨家交好,是因为杨家开的顔楼。这的确一个关键纽带,但显然杨家仅有顔楼,几个大族和杨家的合作模式就不该现在这样,杨家更应该像个前台掌柜才是。这个误判让他唏嘘不已。

扈三娘现在提督祈福观,甚至杨家的儿子和帝姬也有消息传,两家有意小孩子一起。联系孟励到过陈留几趟,王甫知道杨孟两家关系应该极近。

王甫这次过来,不是谈什么合作,这事怎么都得杨元奇来,他来是因为最近陈留几个下级官吏的调动,这种调动大佬们不会在意,恰恰是他们下层官员感触最大。

王甫在陈留经营十多年,他察觉这次异动和杨家有关,他不知道杨家后续是否还有动作,这是有可能会打破陈留底下的利益均衡。想着自己和杨家也算有过合作,他就递来拜帖。扈三娘是从五品,这已然中级官员,在王甫眼中她是能代表杨家的。

王甫说道:“扈大人,我曾经修书给杨元奇杨大人,希望大家能在陈留一起合作点什么,只是可惜最后没了下文。这次来明人不说暗话,我听闻有几个巡检来自杨家举荐,我实在有些疑惑,就过来问问。”

王甫和杨元奇对于陈留地皮看法相似,杨家有异动,王甫不会认为杨家是想撇开他,他们几人有接洽,又有相似的想法,作为商人,就应该坐到一起谈合作。要不,各方都难受,大家也挣不到钱。王甫不认为凭他们几家,能吃得下这么大的盘子,而且他认为自己沉浸陈留二十多年,怎么都更是一个好的合作伙伴才对。

扈三娘眉头皱了一下,问道:“王先生,可是这几个巡检不妥?或者有什么引起王先生疑惑,杨家在陈留并未长久计划。”

王甫心里大慰,最后这句话他是相信的,王甫轻松的说:“倒称不上不妥,就是原来巡检好好的,没犯事突然调走,多少就会奇怪点。再说,我家在陈留,总是希望心里偏向点熟人。”

扈三娘知道了王甫的来意,说道:“有几个巡检调动的确出自我这里,祈福观帝姬在这里,我职责是护卫她的安全,至于沿河几个嘛?!朱仙镇有杨家码头,我是希望码头到祈福观联系能顺畅安全一些。”

王甫一听扈三娘这么说,内心大定,事实现在的调整也是如此。他担心的是这事情有后续,杨家有进入陈留的想法又不和他这个熟人聊聊,那态度就值得人深思。

扈三娘想了想,杨家不打算在陈留发展什么,就又说道:“巡检的职责也是河道相关的,王家是有运输?”

王甫这时候笑着摇头:“那没有,不过有几艘花船而已。”扈三娘只提河道,那她压根就没想在陈留土地上做啥,当然祈福观周边她安置几个人,这怎么都说得过去。哪怕没有帝姬这事,她从五品将职提督祈福观,就有权利分一杯这一带的羹。权势和利益本就结合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