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刘婕妤的不同 678(1 / 2)

扈三娘这几天经常到开封是因为祈福观门口那块地的建设。图纸由韩公廉主持的,江南小桥流水青墙黛瓦,放在开封是一种新的尝试,宗人府对此没有意见,孟皇后看着欣喜。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只来了一半,宗人府把预算砍去一大截,原因就是凌霄宫的修缮。皇宫追得比较急,涉及费用又少。宗人府和将作监商量,紧着一头,祈福观慢慢来,凌霄宫的修缮先完成。

扈三娘忍了,预算少一点能动起来就行,后续再来说。后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匠人调不过来。

扈三娘听李师师的分析才明白自己错得多离谱。李师师告诉她,别人砍你预算你都能忍,那你的底线就是没有,他们不抽调这边的工匠才有鬼呢,这就是典型的会哭的孩子有奶喝。

扈三娘没得法,最近三天两头跑宗人府和将作监,只为闹事。宗人府现在也生不出钱来,反正扈三娘露过底,这么拖着,好吃好喝敬着她,就是要钱没有。

……

宗人府这个窘境不是孤例,现在整个大宋朝都缺钱,高太后离世,丧事一笔额外庞大开支,赵煦大赦天下给很多官复官,这又是一笔大开支。皇宫换人新人新气象总要花点钱。大西北一场战事下来不说军费开支,麟州城重建还是钱。一直想着节流,现在倒好,开支还增大。

赵煦听着户部尚书苦着脸喊没钱,怒了:“你不要在我面前哭穷,我现在就要一笔开支给我女儿祈福,今年必须到位。”

户部尚书回:“那我想想办法,最近额外支出太多。”

赵煦眯着眼看着户部尚书离开,内心下定决心朝堂的人必须动一动。赵煦要这笔开支并不急切,孟皇后给他说了这事只是闲聊,甚至还说定在开春开工,恰好大家再花点心思完善图纸。

户部尚书能挪出这笔钱来,赵煦对他非常不满意,户部也不是没钱嘛,所谓节流,恰恰这笔钱是最好节流的,就是一个皇家园林而已。这时候不应该劝诫自己财政困难,不要大兴土木么?!

……

赵煦问刘婕妤:“你那个道观修缮得如何?”

刘婕妤回:“能在春节前完工哩,也不打算大修,只是有些地方维护一下。开春去给太后官家祈福。”

赵煦道:“凌霄宫,说来也是凑巧,杭州也有一个,恰好是章惇这个前宰持去那里。”

刘婕妤眼神一转,接口道:“那感情好,我那处门匾需要更换,可能否请他来手书?他是杭城提督,这跑来开封同一观中,也算应景。”

赵煦说:“好!章惇是书法行家,曾做过宰执,年龄摆在这声望就高,是个好人选。你给太后(向)也说下这事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