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代价 42(2 / 2)

“子孝,他们好像在说舍利子人人有份,三天都烧不融……”

“一帮秃驴,是谁给了你们这包天的狗胆,合谋黄巾余孽谋害了我家老太爷。如今死到临头了,还敢嘴硬?来啊,给我把他们烧上整整三天三夜!”

话音未毕,就又有两名身强体壮的僧人,从里面冲了出来,慌不择路地想要逃窜。但很快便被围困在周边的甲士们制服,再次扔了回去。

“你们怎敢如此胆大妄为,第六天魔王的爪牙,佛祖会惩罚你们的!”

这颇有些硬气的话语中,已然带着些哭腔。

“子孝啊,刚刚风有些大,我知道你肯定没听清。他们是在嫌三天不够,至少得烧六天。”

“好!将士们,都给我看严实了,一个都不要放他们出来!”

屋内的叫骂声逐渐止歇,很快就转变为了凄切的求饶,又逐渐地化作了哀嚎、呻吟与无力的闷哼。守在外面的两位将军嘴角上那畅快的笑意,也渐渐地失去了克制。

在如此烈火的焚烧之下,别说六天,哪怕是六个时辰也绝无可能坚持下来。没过多久,这群法力深厚的高僧们便随着一缕青烟,永登极乐去了,只留下了满地的燃灰,也不知是否真能从中翻找出舍利子来。

夏侯渊、曹仁两位将军完成了主公交待的任务,便一齐回到中军大帐中向曹操复命。

此时已近鸡鸣之时,天边正泛起一抹细微的光亮,二将觐见主公时,正巧撞见了自城外归来禀报的军校。

曹操身披着麻布衣,头上带着白巾,端坐在帅案后面,也是彻夜未眠。那遍布血丝的双眼,正死死地盯着东面郯县的方向,那正是徐州的治所,也是此时陶谦的所在。虽然他的面色惨淡,嘴唇发白,整个人却散发着某种若有若无的压迫感。

就如同一头蛰伏在山林间的猛兽,随时准备着给猎物送上致命的一击。

“主公,夏侯元让将军在率军抄掠周边寺院之时,遭到了百姓的阻拦,甚至有信众不惜舍身相护。夏侯将军进退两难,差末将来请主公之令。”

这员小将远道奔行而来,带着满身的尘土,盔甲上还依稀可以见到几处血污。

“如有拦阻,一律格杀勿论。兵贵神速,其余事宜便由元让自行斟酌吧。”

“是。”

那小将领了命令,便飞马去了,曹操的目光旋即转向了前来复命的两位将军。

“子孝,妙才,各城中富户的底细既已探查清楚,你二人便领青州军去办吧。”

这一句句冰冷的话语中没有丝毫的迟疑,却宣告着无数个生命的终结。此时,那漠然的面孔上全无半分愤怒,有的只是坚毅与沉着。

“父亲,能否放过那些无辜的百姓……”

跪坐在一旁,这同样披麻戴孝的少年,正是他的长子曹昂。曹操闻言,意味深长地审视着这位世子,并没有给出回答,转而反过来问道:“子脩,你痛恨那陶谦吗?”

面对这莫名其妙的询问,曹昂有些不解,但还是老实地回答道:“陶谦那老贼,纵兵杀害了祖父,儿恨不得将他挫骨扬灰!”

曹操听到了这样的回答,却不置可否,进而说道。

“可是为父却并不怨恨那陶谦,因为是这该死的世道杀害了我的父亲,而如今,也正是这该死的世道,杀死了他们。青州兵缺乏粮饷,若是任由这十几万人复叛为贼,这些百姓便有活路吗?”

“子脩,要打破这世道,就必须不惜任何代价。如果有一天,就连为父也必须沦为这代价,你也不要有丝毫的犹豫,必须要把这条路,不断走下去……”

这冰冷的眼眸中带着无与伦比的决绝,那是任谁也无法改变,甚至无法磨损分毫的凌云之志。年纪尚浅的曹昂,还无法领会到这份志向的沉重。在他幼小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只要这是父亲的期盼,无论有多么困难,他也一定会将之践行到底。

“孩儿知道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