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斩妖邪 27(2 / 2)

小皇帝双眼死死盯着我,眼神中略带着一丝疑惑。我知道这一定不是在好奇我准备献什么宝物,而是在疑惑我怎么还活着。

两名使者将我随身带来的那个约一米多长的匣子捧了进来,呈给皇上,而在那长匣中,躺着一柄颇为古老的铁制长剑。看那粗糙的做工和带着锈迹的外表,绝非什么珍奇之物。没有预想中暴喝的“大胆”之声,小皇帝一言不发,在等着我的解释。

“如今时局动荡,黄巾余寇诈称妖道张角复生,犯上作乱。微臣观贼人势大,必有妖法相助,方得破我关隘,危及京师。臣于民间搜得一剑,可斩三妖,破贼妖法。”

我注意到文武官员们的表情都有些古怪,却又无人敢出来驳斥于我,毕竟哪怕只是利用迷信的说法稍微提振士气,也是好的。

小皇帝心里稍稍宽慰了些,毕竟只要推脱给贼人的妖法,就不会有人说他不知兵了。尽管函谷关失守的真正原因其实并无人知晓,但他就是固执地认为所有人都在心里骂他。

“三妖者,危害苍生,毁民生计,祸国殃民。今阻贼为虐,臣请为陛下一一斩之。”

小皇帝摆了摆手,示意侍者将那柄铁剑交给了我,一副期待着看一场好戏的样子。

“一者隐匿于山林,却可幻化万千。丰年,则作乱田间,饱食粮谷,十不存一,虽朝廷轻徭薄赋,亦难解黎民饥馑。灾年,则吞吃土地,猎食饥民,使良田愈少,人丁渐稀。”

“臣,请为陛下斩之。”

我单手持剑,轻轻挥过,空中便有一道鲜血飞洒而出,正是我这柄剑中暗藏的机关,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于是百官哗然,信与不信的都在大呼神奇。直到小皇帝击掌称了一声“好”,下面才再次安静下来,于是我又继续开始了表演。

“二者居于市井,或跨州连郡,或藏匿京师。彼其无形,难觅其踪。却可变幻声形,蛊惑人心。使行路之人不得进,攀援之人不得举。玷污清泉,散播疫病,使开明之人闭目塞听,勤勉之人怠于劳行。于是清者浊,浊者清,以至天昏地暗,昼夜难分。”

“臣,请为陛下斩之!”

我又是一剑挥出,同样的一抹鲜血洒落,朝堂之上却明显比上次安静了许多,只有些交头接耳的窃窃私语。

“三者高居天上,不食五谷,不辨菽麦。却有行云布雨,驱雷掣电之能,不施恩泽,反求供奉。民不畏之,或破室毁家,或播灾降厄。不恤疾苦,不闻哀乞,此物之祸,尤为最甚,臣,请为陛下斩之!”

于是我不顾众人惊恐的神情,第三次挥剑,而这一次,却没有鲜血流出。

“仙师,还不速速动手?”

我低声嘟囔了一句,随即我的意识开始被迅速地抽离,在我的身后浮现出了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的虚影。那人年岁虽长,如电目光却比任何刀剑都更加锋利,见我突然跌倒,众臣皆是愕然,唯有那小皇帝可以看到我身后的人影。

“贫道无能,生未能解苍生之苦,死,亦当为这世人斩妖除魔。”

一剑出,疾如奔雷,势如烈火,化为这夜幕笼罩的大地上唯一的一缕光明,直刺云霄,势要斩落那高高在上的神明。光芒凝聚而成的利剑毫无阻碍地穿过小皇帝的身体,钉在那张历经千百年岁月的龙椅上,却没有一滴鲜血流出。

光剑话说无数纯白的光点,飘散开来,而盘踞在小皇帝身后的阴影也一同消散了。

“陛下,陛下……”

侍者尖利的惊呼是我陷入昏迷前能听到的最后声音,再醒来,已是身处我先前领受的那间宅邸之中。大概是两天没合眼的缘故,这一觉便直接睡了一天一夜。

一睁开眼,我就看见坐在一边的晴雪正哭哭啼啼的,还念叨着她的师父。见我醒来,她立即兴奋地扑了过来,把眼泪抹得到处都是……

“呜呜,老登,你真的没事啊,呜呜……”

就不能再让我多开心一会儿吗,那可恶的老登,真是好毒的算计。不过此时此刻,他的魂魄也该进入轮回了吧,真心祝愿他下次不要再生于这样一个无奈的时代吧。

皇帝没有受伤,只是一时间神情有些恍惚,我也没被治罪,如约赶到的张济叔侄二人,不知编了一套怎样的理由,将我保了下来。蓝田带过来的军马已经入驻潼关,那些白波贼子再也别想占到半点便宜。

“恭喜你,任务完成了。”

这次听到萝神的声音,真令人心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