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若水 18(1 / 2)

“侍中马宇,谏议大夫种邵,左中郎将刘范这三人以身家性命担保,要朕册封马腾韩遂的官爵,宣他们引西凉兵马攘除逆贼。不知爱卿对于此时,有何见解。”

如今内忧外患,黄巾余党在关外还不知正在整什么大活儿,如果我再提出什么反对意见,只怕会让这小皇帝对我心中生疑,更何况我也实在想不出什么反对的理由了。

进京可以有,只是不能让马腾马超父子在朝中得到重用,不然后面的剧情变动就太大了。事到如今也只好先附和一下,再另谋他法。

“禀陛下,臣素闻西凉太守马腾忠肝义胆,向来与董贼不睦。今关东正有白波贼作乱,陛下可使马腾韩遂各领本部兵马讨之,必能得胜。陛下便可召彼入京封赏,因功受赏,群贼安敢非议。位居显官,正可制衡李郭二贼,此救国之策也,望陛下速行勿疑。”

如果真能让这两边打起来就好了,从西凉到函谷关,千里奔袭缺乏粮草可由不得他们不败,顺便还能帮我探一探黄巾余党的虚实。

“爱卿所言有理,此事且容朕三思,再做决断。”

小皇帝说着敷衍的话语,眼中却泛起一道寒光,莫非还是对我起疑了?也对,这般强人所难地令马腾韩遂千里奔袭,实在难免刻意刁难,排挤忠良之嫌。唉,反正我也就提这么一句,不听就不听吧,后面我再多加谨慎便是了。

在我回到府邸后,坐在书案旁的小皇帝,面色确是阴晴不定,目光灼灼如烛火般闪烁着。

“勤王,又是进京勤王,都是一帮乱臣贼子,怎么敢打着朕的旗号?”

先后把持朝政的董卓、王允、李傕令如今的小皇帝对“勤王”这个看似光辉正义的词语无比的厌恶。即便那马腾韩遂进京的事情真实无误,他也绝不愿再容许有人对他的复兴大业横插上一脚。更何况透过那些不知疲倦的影卫,他早已看到其中暗藏着的端倪。

然而即便这非人之物的影卫不知疲倦,他也只有一具血肉之躯,无论再怎么费心劳神,也没办法始终监控到每一处细节。如今却还需要以这种低效的方法加以试探。

“此人久居凉州,更兼与诸位将领相熟,安能不知此事之真伪?”

小皇帝的眼中杀机迸现,若是那贾诩胆敢与贼子同谋,一并欺瞒于他,那他便会果断痛下杀手,绝不手软。然而他又觉得事情可能另有蹊跷。

“若他早知道马腾韩遂所谓西凉军马,是黄巾贼人假冒,又何必舍近求远,刻意让他们绕路前去函谷关。莫非这其中另有隐情?”

影卫早已替他查到,那所谓的西凉太守使者,其实是黄巾贼寇乔装假扮而成。之所以打着马腾韩遂进京勤王的名号,只不过是为了给蛰伏在长安西侧的叛军一个合理的靠近并偷袭长安的机会罢了。

“朕观贾诩家中似乎有过打斗的痕迹,莫非贼人担心他泄密,派了刺客警告于他。所以他刚刚才不敢说真话,等等,这般低级错误莫非是他刻意伪装出来,来暗示他并非与那些贼人一伙?真是好深沉的心机。”

若是如此,小皇帝便觉得一切都能解释通了,刻意提出让西凉兵马千里奔袭关东,这等必败无疑的昏聩之策,便是料定了他刘协绝不可能采纳。如此,贼人也就无法发现他暗中给皇帝出谋划策,不会再加害与他。然而,这又是何必呢?

“函谷关,对,就是那里,他刻意将朕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函谷关上。莫非那里也有了什么猫腻不成,函谷关的守将我记得是前些日子自告奋勇前去驻守的樊稠,贼徒绝不可信,如此踊跃更是可疑!”

他手下影卫的力量受限于大汉的国运,以如今的动乱,能勉强监视整个长安城已是捉襟见肘。若是他没有刻意对函谷关那里详细探查,出现这等灯下黑的状况想来也是在所难免。

“那贾诩早已料知到这些,于是以这等方法旁敲侧击于朕,既指明了隐患,又能保全自身。好深的心机,何等歹毒的计谋,此人若不能为我所用,则必成大患……”

小皇帝这复杂无比的内心戏我是半点也不清楚,刚一回到府邸的我,当即就忙着找人通告厨房,赶紧准备晚饭。如果再吃不到剁椒鱼头,晴雪道长怕是要饿到拆家了……

好吧,或许是白天那一幕让我仍心有余悸,有些多虑了。小姑娘此时正安安静静地坐在凉亭的石桌前,画着一张歪歪扭扭的符纸,旁边随意地扔着一小堆失败品。尽管身为外行人的我并不知道那玩意儿该怎么画,也会觉得那上面线条扭曲得有些过于怪异。

“饿了吧,先吃一点?”

我很便利地从系统空间中拿出白天许诺给她的辣条和薯片,放在了石桌上。晴雪皱起小鼻子嗅了嗅,显然被零食那诱人的香味所吸引。她几次犹豫着想放下笔去拿吃的,却还是舍不得自己手中这画得最像样的一张灵符,努力坚持着把它画完。

“有危险,给你这个,嗯……师父说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