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府试之首 18(1 / 2)

藏冰玉壶里,冰水类方诸。

“母亲,知府大人当堂点了我的文章,我这次府试必过,就是不知道名次多少。”

家里,面对方钰和母亲徐素的问话,徐平安自信的回答道。

徐素欣慰的点了点头,“以后你就是真正的读书人了,好好向你父亲学习。”随后看着身旁不断与徐平安斗嘴的方钰呵斥道:“还不好好向你哥哥学习,成天舞刀弄枪的,一个女孩子过得了舔刀弄血的日子吗,还不过来把这刺绣绣完。”随后提着方钰的耳朵拽进了里屋。

徐平安无奈的看着母亲和妹妹,替方钰担心了起来,不过也幸灾乐祸了许多。

随后徐平安便回屋直接睡了起来,甚至晚饭时间方钰都没把他叫醒,毕竟这考试太耗费人了。

夜里,晚归的方乾推开徐平安的房门,见他还在熟睡,就静静的坐在徐平安的床边,用手轻轻的抚摸着徐平安的发束,眼里尽是回忆,他已从下属那里听到他的儿子的表现,本打算激励下徐平安,但此时徐平安还在熟睡中。

“加油吧,你父亲母亲会一直鼓励你的,青严兄后继有人啊。”

放榜的日子来临,徐平安带着方钰坐上马车来到了放榜的地方,这里目前已经挤满了人,有考生、有考生的家人、也有看热闹的人,毕竟名次非常关键,名次达到前列,那按照科举往年的规则来看,是稳稳能取得秀才之名的,只有得到了秀才功名,才算正式进入从农进阶为士的行列,到时候见官可不跪拜、可免除徭役、可以买卖下人等好处,也是众多寒门子弟希望的开始。

因为身材弱小,方钰和徐平安只能远远的站在榜杆对面的茶馆门前,两人无奈对视一眼便在福伯的带领下找到茶馆二楼靠近围栏的桌子旁坐下,点了三杯茶会后便静静的等待了起来。

“你们说今年府试第一会是谁呢?”随着茶楼人满为患,嘈杂的闲话一声声的传到徐平安这桌来。

“那还用说,今年县案首五人,肯定是他们五人之间产生喽。”

“我倒不好奇府试第一,我就想知道今年还能不能看见“同年小三元”的盛况?”

“今年不好说啊,凤阳书院新入一名学生,去年也是连中两次案首,可惜去年院试没开,要不然,哎!”

“是那名姓文的少年郎吧,我可听说他自从到了书院后便深得教习的喜爱。”

“就是那名叫文士名的少年郎,凤阳书院甚至为他提前办理了入学,可见此人学识之深啊。”

此时方钰歪歪头对着徐平安小声说道:“哥,啥是“同年小三元”?”

旁边坐的茶客听到旁边的话语,爽朗道:“小姑娘,这童试科考分县试、府试、院试三考,每年县试二月举办,府试四月举行,院试则三年内举行两场,集中在八月,和号称“秋闱”的乡试是同期举行的,也称为小秋闱,去年因旱灾没开展院试,那名今年八月院试就会开展的,所以今年县试、府试、院试三考的第一也称为同年小三元。”

方钰恍然大悟,对着身旁的茶客道:“谢谢大哥哥。”那名茶客挥手后继续和身边人交谈了起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