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孤雁谁共(1 / 2)

有人嫉妒,自然不乏有人欣赏,秋画只擅画但不擅诗,见苏萍两项皆会,不由感慨:“阿萍姐姐真厉害,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都会!你是用什么时间练成的?”

苏萍正苦思冥想怎么回答合适,意妃早就替她作答:“苏大人是江南第一才子,书画都精通的,苏姐姐是他带大的,怎能不会?”

说罢,她有些羡慕的望着苏萍,感慨道:“我爹从不理我,也不会教我这些…”

苏萍只是低头轻笑,没憋出一句话,过了良久,才长叹一声:“会这些又有什么用呢?我倒是宁愿我从未读过这些书…我总觉得我爹误我,教了我士人之学,可…”

这些话倒是发自肺腑,她宁愿不知不闻在混沌中了此一生,也好过见过天的井底之蛙。

意妃读书少,不明白她的意思,只是笑着说多学习总不会有坏处,反倒皇后心知肚明,走过来拍拍她的肩:“阿萍,不要这样想,胸有丘壑总是比愚钝来得好,就像我。”

皇后凑近她,用气音在她耳畔留下一句话:““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将门的天之骄女,自是不同凡响。”

苏萍有些讶然的抬头,在目光交汇中,眼眶有些泛红。清风徐来,梨花树下,那人犹似当年。

“娘娘竟还记得…”

她凝望她,唇瓣轻颤,纤细的手掌搭在她宽大的手心。

“万里沙原,千仞雪峰,驼铃声声,古道旧都,我答应带你去塞北,定然不会食言。”

皇后捏了捏她的手指,随即转身,在画中一位女子身后几笔勾勒一副塞外飞雪图。

余下众人不解其意,只有单纯的意妃笑嘻嘻来了一句:“你们之后带上我呀!”

苏萍和皇后相视一笑,点了点头。

意妃见状,忍不住挠了挠头,歪着头笑了笑。

苏萍拍了拍她的手,发自内心的赞美:“阿意真是可爱!”

意妃有些不好意思的红了脸,苹果一般圆嘟嘟的脸蛋上两个酒窝扬起,就像年画娃娃。

明月和这样的人在一个宫殿,还真是幸运…

她这样想着,不由偷眼看不远处的德妃。

德妃还是那副在平易近人中透着几分高傲的模样,虽说待所有人都极温柔,但心里是如何想,别人可看不透。

她一向不屑于和平常人打交道,除了嘴甜心硬的晏玉楼。

忙活了一下午,待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众人散去。

苏萍和姑娘们收拾一番,便坐在桌前取书来读。

如今已经到了晚上天黑沉沉的,看不到一颗星子,又是在黑暗中对着泛黄的纸张发怔。

读着读着,她听到门吱呀一声响起,开始还以为是丫鬟她们进来倒水,并未放在心上,依然自顾自的读书。

天气越发沉闷,就在这时,雨点落下,溅在屋顶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风也将带着泥土芬芳的雨点吹进那扇半开的小窗。

屋里很安静,香炉里燃着清清淡淡的木香,书架投在地上成为阴影,在香气袅袅中被晕染的模糊。

苏萍将书放在膝上,仔细读着。书上的字太小,若是不使出十分的耐心,就总是容易读错行,她伸出手指一行一行较着读,生怕漏读一个字。

她能感到身边始终有晃动的人影,还不由在心里想这些人怎么这样磨蹭。

正想着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却不期然撞进一双清如潭水的眼眸。

古井中映出她悠然自得的神情,只是黑发白裙在风中飘扬,总觉得有几分疹人。

“陛下…”

她起身,又要行礼,但肩膀被人按住。

“免礼,朕来看看你。对了,没人来报你今日去朕那里吗?”

苏萍摇了摇头,垂眸不语。

楚承安并未多言,只是对着旁边的人吩咐:“教人告诉孟贵妃,不是什么事她都可以做。”

说罢,转身便走。

苏萍跪在原地,头始终没有抬起来。

楚承安走了一阵才觉得不对,回过头对她招了招手:“直接去吧,没有那么多规矩。”

苏萍总算是抬起头,迈着极小的步子向前走。

皇帝请人侍寝是很少见的,院中的女子见此都忍不住发生了唏嘘感叹之声,还有不少人定定的望着苏萍,眼中的光芒很是复杂。苏萍还是低着头,亦步亦趋的跟着皇帝。

她没什么特殊的想法,只是觉得又惹上麻烦,到时候免不了有人要砸场子。

不过也无所谓,又不是没有斗过,是输是赢都不过是一豪赌局,她不会放在心上。

楚承安见她神情格外坚毅,就好像一去不返的壮士,不由笑了:“怎么,你害怕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