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章 绿娇红嫩绾君心(4) 22(2 / 2)

婚礼仪式结束后,来宾被邀请到花园用餐。新人接受了来宾的贺词,分切结婚蛋糕,然后新郎萧复生先生邀请新娘胡兰女士共舞一曲,音乐是钢琴与四个小提琴合奏,十分悠扬肃雅。

两首舞曲结束,萧复生举起汤匙敲击玻璃酒杯,叮叮当当,列席的宾客纷纷停止交谈,将喜悦的目光望向新郎,新郎从从容容道:“各位亲朋好友,百忙之中赏光赴宴,我们倍感荣幸,我和阿兰请大家来喝一杯不成敬意的喜酒,在席散之后,就到杭州度蜜月去了。”说到这里,萧复生的笑容格外明朗。

“我和胡兰因缘结识,低调完婚,希望能得到各位长辈与亲友的祝福。”

话音刚落,满场响起一阵潮涌的鼓掌声。

萧复生放下手中的酒杯继续道:“我与阿兰都是不爱热闹爱清静的人,平日慢待各位,实在不该,今日一聚,我们夫妇二人不仅是为了分享新婚的喜悦,更是为了好好招待各位亲朋好友,同大家痛快地谈一谈。”

在座的人听了他的演讲,早已按捺不住,一个年轻男子高高地举着红酒杯,笑嘻嘻地敬两位新人一杯喜酒,朝众人眨眼睛:“萧复生抢走了我们共同的女神阿兰,我们真的心有不甘。”

突然又有一男子吆喝:“岂止心有不甘,简直半夜睡不着觉的地步!阿兰是我和邢二的初恋,初恋!神圣不可侵犯的存在,从此被萧复生硬生生从梦里夺走了!”

“你少来,你的初恋每年换一个,只要胡同里有妙龄女子成婚,你准换一个初恋。”

众人又是拍案大笑。

“新郎官,你和阿兰是如何认识,如何相爱,你们的爱情故事和我们讲一讲,我们非常好奇。”

在座的男男女女,不论单身与否,皆是一阵哄笑。

萧复生对于这个要求,总觉得有点不好依允,正自踌躇,胡兰却敲了两下盘子,周围的宾客极力捧场,机关枪似地鼓起掌声。

胡兰清了清嗓:“男女之间的恋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各有各的精彩,又各有各的普通,若能用一两句话勘破其中奥秘,倒不配为古今中外文人雅士所追逐歌颂。”

在座宾客挥了挥手,“那不行,那不行,这完全是敷衍来宾,我们不承认。”

胡兰举杯敬众位说:“我与复生的爱情并没无特别之处,实在讲不出精彩的地方,不过是漫漫人生路,我这样一个独立的人邂逅他那样一个独立的人,志同道合,发乎情止乎礼,最后携手相伴,诚心求得父母允准,才有了这一场婚礼。”

众人一听,言辞诚恳,纷纷受新娘感动,鼓掌个不停,唯有萧经业看热闹不怕事,笑嘻嘻地追问:“我们很想知道个中情由,不过是想替周阿四讨一个公理,为何当年胡兰与他公然出双入对,可谓男才女貌,如今劳燕分飞,各觅佳偶?”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胡兰缄默不语,脸颊微微泛红,只见身旁的萧复生,举起酒杯说道:“男才女貌是真,劳燕分飞是假,也罢,我就与大家讲一讲,我与阿兰的相知相识。”

“我和阿兰自幼相识,缘自我六岁时拜投于柳先生门下,阿兰是虚长我一岁的师姐,于恩师奉茶是我与她的初见,我对她并无除却师姐以外的印象,此后漫漫十余年,我与师姐终日聚在百梨别院苦练本领,师姐给我印象,是一位出落窈窕、亭亭玉立的刻苦女学生,平日里冷言冷语,唯有扮演杜丽娘时才有几分“游园惊梦”的烟火气,我暗自赠她一句诗“一片冰心在玉壶”,私心以“冰玉壶”唤她,她实在是个可爱可敬的昆曲女弟子,我对她是敬而远之,别无他心。”

“我们真正交心是在1976年去往苏联的游船上,因为我们都是去苏联表演中国古代戏曲,所以同船的五十多名男女学生相护接触的机会很多,在我与阿兰简单地介绍完出生以及身世等,同行的学生起哄,我义正言辞地纠正大家错误的理解,阿兰却拉着我的手拨开围拢的人群,逃去游轮的甲板。夏夜的甲板,海风吹拂,我与阿兰第一次拥有独处的机会,也是第一次,阿兰与我促膝长谈,我将西服铺在甲板上,阿兰拂裙抱膝坐在我身畔,我们数着星星,交换彼此的秘密、烦恼与理想,那一夜,我对这位冰山美人有了很大的改观,她并非冰冷不近人情,她只是将她的热情付诸于她的热爱,而她的热爱恰是我的热爱,我们拥有共同的革命理想,将会是灵魂非常契合的人生伴侣。”

“那年夏季,我们朝夕相伴,双方的了解加深,信任建立,对于昆曲《牡丹亭》的表演也有很大的助益,表演相当成功。秋季回国后,我们开始通信来往。前年夏天,在我觉得时机成熟,我将一封长信和一个玉镯交给阿兰,向她提出共结连理的请求,在她答应后,我又亲自登门拜访,向她的父母提出和她结婚的请求,在与父亲见面谈了很长时间的话以后,我们办理了正式的婚约手续。”复生说到这里,已经把面前斟满了的一只玻璃杯子举着道:“所以,我打败了无数优秀的追求者,成功将身边这位“冰玉壶”娶回家中,其中最有实力的对手,周先生,我得敬你一杯酒。”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