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种弟弟,在线捞兄_分节阅读_第156节(1 / 2)

  “怎么,六哥,我是不能来吗?”苏辙不仅进来,更还在床边坐了下来:“六哥,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想法,在朝中为官,意见相悖本就是常事。”

  “可你骂人家王安石王大人是搅屎棍子做什么?他所作所为难道不是为了老百姓?”

  其实当初话一出口,苏轼就察觉到了这话不妥。

  但事已成定局,也无转圜的余地:“我知道了。”

  说着,他的声音低了些,道:“八郎,如今你来找我,该不会是想要押着我前去给王安石赔礼道歉吧?”

  “我要你去,你就会去吗?”苏辙只觉得头疼,道:“你这性子比牛还犟,要你给王大人道歉,只怕比杀了你还难。”

  苏轼笑了起来:“懂我者,八郎也。”

  苏辙只能苦笑。

  苏轼见他没有责怪自己的意思,索性蹬鼻子上脸道:‘八郎,且不提变法一事,你当真觉得成立三司条例司是好事吗?’

  “在三司条例司成立之前,各个机构互相制衡,行政事务全部受中书省统领,使用台谏去制衡中书省,现在冒出个新机构,与中书省互不隶属,各自为政,这不就是乱了法度吗?”

  “先前御史中丞吕海吕大人率先发难,不过列举王安石几大罪状,就被贬为邓州知州。”

  “如今朝堂似是王安石一个人的天地,顺他者昌,逆他者亡,连欧阳修欧阳大人都不能奈他何,若有朝一日真叫王安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你觉得朝中还会有我们这些人说话的份儿吗?”

  他面上是少有的严肃之色,看着苏辙的眼睛道:“八郎,你比我聪明,应该也知道以目前来说,变法是弊大于利的。”

  “我当然知道。”苏辙面上也满是郑重之色,道:“可计划是可以变的,一步步往下走,其中若有哪里不对,再进行改良。”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朝中有许多聪明人,我想,若是众人齐心协力,别说变法,什么事情应该都能成功吧!”

  说着,他又道:“不说别的,我觉得变法中的改革学校制度这一点就很好,因材施教,设立武学、医学、律学等专门学校,这样我朝来说难道不是好事儿吗?”

  “若这世上有许多像孙翁翁一样厉害的医者,孙翁翁就不会一次次长途跋涉从眉州到汴京了。”

第91章

  苏轼没有接话。

  他知道。

  苏辙这话是很有道理。

  苏辙又道:“像农田水利法, 方田均输法等变法对老百姓是有利的,鼓励老百姓开垦荒田,兴修水利, 政府核实每户土地的数量与质量, 每家税收不一样,虽说其中漏洞很大,但严惩贪官污吏, 也不是不可行。”

  “倒是市易法, 我觉得不大可能,虽说出发点是好的,官府收购滞销货物, 等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可朝廷与寻常老百姓抢生意,岂不是将老百姓逼得一点活路都没有呢?叫我看,不如物件滞销时官府给予适当补贴,等着市场回暖后, 再加大物件税收,如此一来, 朝廷不至于亏本太多,老百姓的日子也不至于捉襟见肘……”

  苏轼再次没有接话。

  好一会, 他才道:“若是如此变法,我也不是不能接受。”

  说着,他长长叹了口气, 道:“兴,百姓苦, 亡, 百姓苦,说来说去, 受苦受难的都是老百姓而已,如今老百姓们听说朝廷意欲变法,一个个是惶恐不安,无心劳作。”

  “即便变法想的再周全,再完美,可落实到每个百姓头上,也多的是人受苦受难。”

  苏辙一针见血道:“难道不变法,老百姓们就没有受苦受难了吗?”

  苏轼无言以对。

  苏辙看着他,笑了笑:“六哥,这几日你安心在家中休息,莫要四处走动了。”

  王安石可不是什么善茬儿,可不会任由着旁人给自己泼脏水而不反击的。

  朝中反对变法之人虽占大多数,却也不是没有人支持变法的。

  很快,就有谏官弹劾欧阳修等人。

  苏轼也是遭弹劾的一个。

  甚至还有人将脏水泼到苏辙头上,说变法之所以迟迟未大规模推行,皆因苏辙的缘故。

  苏辙看似不偏不倚,实则却是欧阳修那一派的,一直拦着不叫官家推行变法。

  苏辙:???

  他总算明白了什么叫做躺着也中枪了!

  可他也好,还是王安石等人也好,谁都没有将这等话放在心上,因为他们知道,嘴长在别人嘴上,怎么说是他们的自由,只要这等话官家不相信就好了。

  但苏轼却是按耐不住,病中的他都强撑着起身上朝,与那些人争锋相对。

  苏轼来汴京多日,也学聪明了,知道不能堂而皇之说“你说我弟弟坏话,所以我要针对你”之类的话,只揪着变法不放。

  他率先攻击的就是均输法。

  其弊端有三。

  一是官府进行市场交易,不可能不侵占到老百姓的利益。

  二是朝廷如今国库银钱本就不多,加大投入成本,风险太高。

  三来是容易滋生腐败。

  他更是以梁适为例,直说从前梁适饱读诗书,身居高位,都贪赃枉法,更别提寻常官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