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种弟弟,在线捞兄_分节阅读_第122节(2 / 2)

  他们两人正说着话,谁知不远处就传来一阵喧嚣。

  苏辙正坐在窗边,低头一看,就见着不远处围了一群人,更是惊呵声不断。

  虽说汴京一贯热闹,却也不是这个热闹法的,苏辙不免觉得有些好奇,差了元宝前去打听一二。

  不多时,元宝就气喘吁吁跑了回来:“少爷,少爷,不好了,前面有人行刺!”

  "遇刺的那个好像还是王安石王大人!"

  苏辙一听这话,就下意识起身出去。

  街头距离杏花楼并不远,苏辙很快就快步行至人群中,这人群中坐着的不是王安石还能是谁?

  只见王安石脸上带伤,伤口正涔涔往外冒着鲜血,可他却是浑然不在意的样子,坐在地上不知在想些什么。

  倒是他的车夫忍不住道:“……天子脚下,竟有人如此大胆,胆敢行刺朝廷命官!”

  苏辙走过去,低声道:“王大人,您还好吗?”

  茫然的王安石这才回过神来,道:“苏大人,你怎么在这儿?”

  “王大人忘记了,我只是从六品的官员,并无资格上朝,今日是我休沐,正好与好友在杏花楼吃饭,听见这边有动静,所以就过来看看。”苏辙与元宝两人将王安石搀扶起来,这才道:“您没事儿吧?”

  王安石摇摇头:“我没事。”

  说着,他似乎这才意识到自己脸上疼痛难忍,伸手一摸,就摸到了脸上的鲜血:“也就脸上受了点伤而已,不碍事的。”

  如今他的半边脸上,衣服上都沾满了鲜血,瞧着还是有几分吓人的。

  苏辙见他要走,便道:“王大人,此处距离您家还有些距离,要不您还是去就近的杏花楼坐坐?先将伤口包扎一二如何?”

  王安石想了想,就点了点头。

  因杏花楼不乏醉酒之后闹事的客人,所以杏花楼常年备着上等的金创药,厮儿给王安石清洗了伤口,上了药,血这才止住。

  苏辙更是道:“……下官瞧着王大人脸上的伤口颇深,大概会留疤的,幸好孙翁翁尚未离京,下官回去之后就要他为您配些祛疤膏,明日就差人给您送过去。”

  王安石挤出几分笑来:“多谢。”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就有个随从走了进来。

  那随从只道:“大人,小的已经报了官。”

  “哼?报官?报官有什么用?”王安石露出几分苦笑来,直道:“我看这件事到了最后也是不了了之,就算真能查到,也查不出背后的凶手。”

  那随从一愣:“大人,您的意思是……”

  王安石并未接话,只是看向苏辙:“不知道苏大人是怎么看这件事的?”

  苏辙略一沉吟就道:“汴京乃天子脚下,寻常人哪里敢当众行刺朝廷命官?”

  “方才是最热闹的时候,大人经过的又是最热闹的街道,下官猜测,那行刺之人不过想闹大这事,想给您一个教训,好叫您终止推行变法一事。”

  王安石微微点了点头:“苏大人果然名不虚传,聪明过人啊!”

  说到这里,他也猜到背后之人是谁,无非就是那几家世家勋贵:“方才那两个刺客明明可以杀了我,却并未动手,反倒那剑只划伤了我的脸,大概只是想给我一个教训。”

  “苏大人也说了,我脸上的伤口很深,十有八九会落下疤。”

  “以后旁人看到我脸上的伤口,就会笑话我。”

  “这伤口更会警醒那些支持我变法的人,叫他们看看,支持我,最后会落得什么样的下场!”

  这话说的苏辙很不好接。

  但他又不得不承认,王安石说的是实话。

  王安石苦笑一声,站起身道:“我也该回去了,今日之事,就多谢苏大人了。”

  他很快就离开了。

  苏辙坐在窗边,看着王安石的背影渐行渐远,却是微微叹了口气。

  他也再没了吃饭的心思。

  等着他回去之后,与史宛说起这件事来:“……我原以为我们这等穿越的,到了这个世道能生活的很好,因知晓历史,能规避很多事,却发现什么都改变不了。”

  他有种无力感:“这王安石并不是什么坏人,一心想要变法,也只是为了北宋和老百姓而已。”

  史宛点点头:“你说的是。”

  这一刻,她觉得自己比起苏辙来幸福很多,起码不会因这等事烦心。

  接下来几日,苏辙一直留心着王安石那边的动静。

  王安石当街遇刺一事很快就传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官家知晓这事后是勃然大怒,下令严查此事。

  可最后查来查去,只在城郊破庙找到了两个黑衣人的尸首。

  这案,和苏辙想象中一样,成了无头案。

  消息一出,有人唏嘘,有人无奈,却也有很多人高兴,想着经此一事,王安石多少能消停些。

  这日,又是苏辙沐休之日。

  苏辙收到了苏轼的来信,说是王弗生了,生了个儿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