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种弟弟,在线捞兄_分节阅读_第96节(1 / 2)

  欧阳修笑道:“如今我也算得上你的恩师,我的话你总该听上几句的,今年会试,我只望你莫要藏拙,全力以赴。”

  “至于你想的韬光养晦,不引人注意,若来日子瞻真遇事,不是还有我在吗?我若能帮,定不会袖手旁观的。”

  苏辙自知道这话有千斤万斤重,连忙道:“多谢欧阳大人。”

  欧阳修原还要再叮嘱他几句,谁知就有仆从前来相请,说是有宾客来访。

  欧阳修这才起身离开,他没走几步,身后的仆从不解道:“……这些年大人的门生不计其数,小的甚少见大人这般偏爱过谁。”

  欧阳修淡笑道:“不过是见这孩子格外懂事聪明罢了。”

  “他们兄弟两人感情极深,我想,若有朝一日子瞻知晓他弟弟一直为他藏拙,怕是心里也会难受的,况且,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苏辙却是听君一席话受益良多。

  回去之后他便是愈发奋发苦读起来。

  到了桃花杏花开时,就到了会试这一日。

  会试总共三场,每场三天,天公作美,到了二月初九会试这一天,春雨终于停歇。

  从前乡试时,苏家上下几乎全员出动送苏辙与苏轼前去赶考,可如今身在汴京,却唯有苏洵一人。

  苏洵几次会试落榜,陪着两个儿子行至贡院门口,纵然千言万语,可话到了嘴边却不知如何开口。

  一是羞于开口。

  二是担心不已。

  就连一向颇为自负的苏轼听到这次会试的举子中是高手如云,也不敢像从前那般大放厥词,直道:“爹,您别担心,我与八郎定会全力以赴。”

  苏洵微微颔首,眼神落于苏辙面上。

  苏辙却有几分从前苏轼身上的影子,笑道:“爹,您等着好消息就是。”

  随着一声铜锣声响起,他们兄弟二人就步入人群之中走了进去。

  相较于从前乡试,苏辙并不十分担心。

  一来这几年的时间里,他的学问是日益精进,好几次看出苏轼文章中的不足来,是有自信的资本的。

  二来在会试之前,他们早就仿照郭太白从前教他们的方法,自行在家中模拟会试数次,因年岁渐长,身体比从前也更好。

  三来则是他知晓历史,想着他们兄弟两人的才学很快就要名扬天下。

  这三条皆是定心丸。

  步入贡院,苏辙是下笔如有神。

  九日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等着苏辙出贡院时,已是神色憔悴,苏洵等人早就候在门口,一看到他,元宝很快就冲过来扶着他:“少爷,您没事吧?”

  苏辙摆摆手,直说没事。

  不远处的苏洵已快步上前,询问他考的如何。

  苏辙想了想道:“一甲应该是没多少问题的。”

  一甲大概就是前十名左右。

  苏洵面上一喜,他太清楚苏辙的性子,若苏辙没把握,是绝说不出这等话来。

  但他也知道苏辙累极了,如今不是说话的时候。

  苏辙等到苏轼出来,兄弟二人互相询问彼此考的如何后,这才坐上回家的马车。

  一回去苏辙略用了些清淡的吃食,就昏昏沉沉睡了过去。

  他一觉睡了很长时间,足足有一天一夜,睡了醒,醒了睡,有的时候竟不知道自己是醒着还是在做梦。

  他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下来。

  即便他才学出众,对自己颇有信心,但自乡试之后,会试还是如一块石头似的压在他心上,每每想起都觉得颇为担心,如今却好了,不管考的好与不好,事情已经结束。

  当然,他就算考的再不好,大概也是在一甲的。

  如此一来,苏辙只觉得浑身松懈不少。

  等着他一觉睡醒,更觉神清气爽,当即就摊开笔墨纸砚写信。

  他怕程氏等人担心,自是要写信回去的,程氏,郭夫子,张易简道长,还有史小娘子……都是要写信的。

  好好睡了一觉,苏辙觉得自己脑子好似没从前灵光,正盘算着是不是漏了谁,却听到外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紧接着,元宝就撩了帘子闯进去,“少爷,您猜猜谁来了?”

  说话间,他仍高举着门帘,眼神频频朝外张望。

  随着再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史无奈风风火火闯了进来。

  他一进来就冲过来将苏辙抱了起来,纵然苏辙个子也高,不胖不瘦,但被一身横肉的史无奈一衬,就显得有几分单薄。

  史无奈试图想象举自己儿子似的将苏辙举起来,试了试,却还是放弃了,将苏辙放在了地下:“八郎!”

  苏辙愈发觉得自己脑子不够用起来:“无奈兄,你怎么来了?”

  “怎么,你看到我不高兴吗?”史无奈是咧嘴一笑,被他那满脸灰尘一衬,显得他一口牙更白了:“反正我看到你是挺高兴的,你是不知道,元宵节一过去我就匆匆骑马赶来汴京,就想着能送你们兄弟两个前去贡院参加科举,没想到还是来晚了一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