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种弟弟,在线捞兄_分节阅读_第95节(1 / 2)

  那仆从将方才之事一五一十都道了出来:“……大少爷一向对朝中之事不感兴趣,可这两位苏家小郎君日后可是要入仕的,当时小的看了是心里一紧,生怕大少爷要将他们带进去,小的是拦也不是,不拦更不是。”

  能被欧阳修放在小书房伺候的人自是得他相信的,更知欧阳发是何性子,以他们家大少爷的性子,若是当众拒绝他,兴许又会胡思乱想:“好在后来苏家那位小郎君直说非礼勿视之类的话,要不然小的可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欧阳修颇为赞许点点头:“张方平在信中说这苏子由聪明沉稳,果然如此。”

  可旋即他是话锋一转,皱眉道:“只是伯和这性子……唉,也幸好与他交好的是苏家俩兄弟,若换成旁人,只怕他被人啃的连骨头渣渣都不剩。”

  等着杏花楼的野菜宴下市,又推出了冷淘。

  冷淘在北宋一向颇为盛行,但杏花楼所推出的冷淘却是各式各样,甜的,咸的,辣的……惹的汴京百姓冷淘还没吃够,又期待起杏花楼秋日会推出什么美食来。

  去年秋日杏花楼推出的是蟹宴。

  像蟹黄拌饭、蟹黄汤包、葱姜炒蟹、肉蟹饼、蛋蒸蟹……杏花楼在汴京是一炮而红。

  所以刚到夏末,不少汴京老字号都有样学样,以稍便宜的价格打出了蟹宴的旗号。

  苏辙却是浑然不在意。

  等着初秋时节,杏花楼并未大力推广蟹宴,而是推出了月饼。

  中秋吃月饼是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的风俗,但如今大多吃的是五仁月饼,杏花楼一出手,卖的月饼花样极多,什么咸蛋黄肉松月饼、乳酪月饼、莲蓉豆沙月饼、绿豆蓉月饼……三五日就推出新品,惹得汴京别的酒楼糕点铺跟风都来不及。

  说起来一顿蟹宴虽价格不菲,但并无多少赚头。

  一来是螃蟹吃起来慢。

  二来是螃蟹成本高。

  三来则是杏花楼统共就三层楼,一楼接待散客,二、三楼则是包房,一顿蟹宴吃吃喝喝算下来,少说也得两个时辰,故而虽在汴京风靡,却无多少赚头。

  但月饼可不一样,吃起来简单,更能外带,精美的礼盒一包装,卖出去的价钱可不便宜。

  当然,这个不便宜是苏辙以为的,对汴京不少百姓来说杏花楼的月饼可真真是物美价廉。

  一时间,杏花楼的月饼是供不应求,索性专门在一楼辟了个位置,开了几扇窗,专门卖月饼,即便如此,只要杏花楼营业,买月饼的人都能排上一条街。

  也是因这月饼,苏辙又是狠狠大赚一笔。

  他粗略算了算,光是秋日月饼的营收就够他在汴京另外置上一个三进的院子,再加上他手上的银钱,差不多能买上一个大宅子。

  可苏辙却无心置办家当,因为会试即将开始。

  会试,又称春闱,顾名思义是在春日举行,但一众学子却在秋日就要抵达汴京,一来做好来年参加会试的准备工作,二来就是与旁的考生切磋一二,看能不能打听到什么消息。

  当然,想要作弊几乎是不可能的,说不准却能打听出来考官有哪些人。

  每个人的性子是不一样的,所喜好的文风,偏爱的文章自然而然也不一样,若能投其所好,则胜算又大了不少。

  叫苏辙万万没想到的是,欧阳修与梅挚竟是考官之一。

  但他却丝毫不敢松懈。

  据他所知,这次会试劲敌不少,可别藏拙藏着藏着把自己藏落榜了。

  等着秋日一过,苏辙就开始两耳不闻窗外事,闭门苦读起来。

  即便到了除夕这一日,苏辙与苏轼吃过年夜饭皆回去念书,对他们兄弟来说,劲敌不会叫他们害怕,只会督促他们愈发上进。

  过了年,苏辙兄弟二人则要开始去给恩师拜年。

  好在他们只用去张家与欧阳府,张方平的妻子身子并不好,不宜奔波,所以就在汴京养着,他们前去看张家时提了不少补品。

  可要去与欧阳修拜年时,苏辙与苏轼皆犯了难,不知道该准备什么礼物才好。

  欧阳修与张方平的性子并不一样,他虽为国为民,可自己并不愿过苦行僧一样的日子,平日吃穿用度都颇为讲究。

  后来苏辙便以高价买了两本古籍,提着两盒茶叶前去了欧阳府上。

  欧阳修看到他们父子三人很是热情,不光留他们父子三人在家中用饭,还带着他们去自己的小书房看了那块月石砚屏。

  苏辙心中微动,想着欧阳修已是彻底对他们父子三人放下戒心。

  毕竟欣赏是一回事,可放下戒备又另一回事。

  苏辙看到这块被取名为“月石砚屏”的砚屏石,只觉得真真是巧夺天工,连连称赞。

  他正看的出神,就有仆从前来相请,说是欧阳发寻他。

  苏辙则去找欧阳发说话。

  若换成往日,苏轼定是要一起去的,可今日却折服于这块砚屏石,想要继续留下欣赏。

  苏辙一去,这才知道原来欧阳发不知又从哪儿弄来一套卷宗,说是今年会试可能考到的题目,要他回去多看看。

  苏辙瞧他那样子神神秘秘的,只觉好笑。

  可他翻开一看,却见着上头的题目很是简单,一看就是为了蒙骗学子银钱书商为了圈钱想出来的歪招。

  但他并未点破,直连声道谢:“来日我若高中,定请伯和兄到杏花楼吃上三天!”

  欧阳发也笑了起来:“能帮得上你的忙就好!”

  两人又说了会话,苏辙这才前往正厅。

  只是他刚走没几步,就有仆从上前道:“苏小郎君,我们家大人请您过去了。”

  苏辙定睛一看,果然见着不远处的欧阳修正坐在湖心亭内喝茶,这般冬日,湖心亭燃着碳盆,桌上煮着清茶,烟雾袅袅,像是欧阳修专门等着他似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