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种弟弟,在线捞兄_分节阅读_第94节(2 / 2)

  这位梅大人可是不折不扣的保守派,别的不擅长,最擅长策论。

  这正是苏轼的弱项。

  他想,若苏轼趁着不到半年的时间查漏补缺,兴许还真能争一争前三甲,甚至考中状元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至于他,他想,苏家已有了才学出众的六哥已经够了,他还是继续藏拙吧。

  一来是他多年藏拙已成了习惯。

  二来是他不敢改变历史的走向,害怕成了煽动未来的小蝴蝶。

  三来则是太过冒尖也不是什么好事,枪打出头鸟,苏轼已成了众人关注的对象,若再加上一个他,兄弟两人一齐出事,连个帮忙的人都没有。

  只是会试该如何藏拙呢?

  这并不是件简单的事!

第57章

  接下来好些日子, 苏辙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每每想到,都觉棘手。

  欧阳发虽与他来往频次不如从前,却是个心细如发之人, 见他愁眉苦脸只担心他是担心会试落榜, 便偷偷与他道:“……我听我父亲与梅大人闲言过,直说以为你们兄弟二人才学,定能高中的, 你不必担心。”

  可他见苏辙听闻这话仍是有心事的样子, 便咬咬牙,低声道:“我带你们去看一个好东西。”

  苏轼好奇道:“伯和弟,什么好东西?”

  欧阳发狡黠笑道:“你们看到了便知。”

  苏轼连连追问, 可欧阳发仍是闭口不言,惹得苏辙都有几分好奇起来。

  翌日一早,苏辙兄弟两人就去了欧阳府。

  今日欧阳修并不在家,机会难得, 要知道北宋官员休息可是多的很。

  欧阳发一路宛如做贼似的,带着苏辙与苏轼去了欧阳修的另一个小书房:“……你们不知道, 我父亲其实是有两个书房的,平素用的那个书房是用来见客的, 今日带你们去的那个书房是他平日一个人独处用的……”

  苏辙下意识道:“如此说来,你带我们过去是不是不太好?”

  欧阳发不以为意道:“来都来了,去看看吧。”

  来都来了!

  多有说服力的话啊!

  可苏辙脚下的步子却是一顿, 正色道:“伯和兄,我若是欧阳大人, 知道这事儿肯定会不高兴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个道理我还是明白的。”

  欧阳发脸色讪讪。

  苏辙笑道:“不过伯和兄,谢谢你了, 有你这样一位好友,真是我们兄弟两人平生之幸。”

  欧阳发露出几分不好意思的神色来:“我也就是见你这些日子心事重重,所以才想要你高兴些的,我父亲书房内私藏了不少古籍,还有一块砚屏石,我父亲一向视它为宝贝。”

  “这块砚屏石呈紫色,原算不得什么稀罕东西,却因它上面的纹理宛如一幅自然风景图,月白如玉,树木森然,我父亲又请了当朝名师在上面画上山峦与松木,十分好看。”

  “若你们看到了肯定会称妙的……”

  别说苏轼听的是如痴如醉,就连穿越的苏辙听着都有几分好奇,却还是笑道:“若有机会,定能看到的。”

  他口中说的机会则是欧阳修亲自请他们去书房。

  他知道,历史上的欧阳修是个小心谨慎的,没个一年半载的,对他们父子三人没有了解清楚,欧阳修定不会允许他们进他的私人书房的,毕竟这书房中放着来往的信笺与一些私密之物。

  但心里说不感动那是假的,他从这件事更是能看出欧阳发是个纯善之人,很多时候并不会想太多。

  苏辙与苏轼兄弟二人今日也不算失望而归,三人闲着也是闲着,便去了杏花楼用饭。

  开春之后,杏花楼更是推出野菜宴,广受好评。

  北宋人一贯好吃,好吃,且极好风雅,如今野菜宴可谓千金难求。

  杏花楼之所以能在汴京迅速站稳脚跟,是自有它的一套经商理念,比如不论贵贱皆一视同仁,接受预定,且杏花楼的菜价在眉州算是昂贵,可到了汴京就是物美价廉……不仅寻常富贵人吃得起,老百姓隔三岔五也是能吃上一顿的。

  据说如今想定野菜宴已订不到,毕竟春日是吃野菜的时候,每天杏花楼接待的宾客数量有限,接下来几个月的野菜宴都已被预定完。

  走在路上的欧阳发感叹道:“……我听我二弟说他去了几次都没吃上杏花楼的野菜宴,今日我可是托了子由弟的福气。”

  他之所以拿欧阳修的书房做人情,是因为苏辙并未将他当外人,将自己是杏花楼股东的事情道了出来,故而他自也是对苏辙掏心掏肺。

  野菜宴。

  顾名思义则是野菜做的宴席,春日正是吃野菜的时候,小野葱,菊花头,鼠曲菜,枸杞头,荠菜……多的很,再加上杏花楼厨子手艺出众,苏辙指点一二,味道很是不错。

  就在他们三人吃野菜宴吃的正开心时,欧阳修已下朝回来。

  欧阳修一回来就听仆从说起长子要带着苏辙兄弟二人去他小书房之事,当即心里是吓了一跳,他的小书房里放了很多与范仲淹等人来往的信笺,这些信中内容若传了出去,后果简直是不堪设想。

  甚至于他与梅挚认识多年,都没请梅挚到自己的小书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