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种弟弟,在线捞兄_分节阅读_第76节(1 / 2)

  “去年年底,师傅早早给我们放了假,要我们四处游历,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当初六哥还说师傅是为了贪睡,所以才早早给我们放了假。”

  “师傅说了,明年开春我们就要跟着他四处游历了……”

  他事无巨细说着今日书院发生的事。

  声音低低的,轻轻的,认真极了。

  等他回过神来时,却见着苏涣站在门口,含笑看着他。

  苏辙忙站起身来,唤道:“二伯。”

  苏涣冲他摆摆手,含笑道:“坐吧,你我二人,不必见外。”

  苏辙知道这位二伯父虽大多数时候面上没什么表情,但看向他们兄弟几人时,眼中总是含笑的。

  下一刻,他更是听到苏涣道:“明日我就要走了,我乃阆州官员,这次于官家请假一月有余,已是不合规矩。”

  “我的家人重要,但阆州的百姓也重要。”

  “此次归去,我只愿一时半会我们再不会见面,以后你们翁翁就要劳烦你们尽孝了。”

  若苏老太爷骤然撒手人寰,那他不光要再次回眉州,更是要丁忧三年,很快要与苏辙等人见面的。

  苏辙正色道:“二伯父您放心,我会好好照顾翁翁的。”

  苏涣面上含笑,道:“你们兄弟两人才学过人,你虽比不上六郎聪慧,却更是沉稳,来日你们兄弟两人定大有所为。”

  “我先前就与你们爹爹说过,每月你们兄弟四人各做一篇文章给我,郭太白虽学问了得,但纵情山水这么多年,许多东西他不一定清楚的。”

  苏辙知道二伯父话中是何意。

  想要通过会试,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甚至朝中动向、考官喜好……都至关重要。

  能得官家近臣的指点,自是百利而无一弊。

  苏辙连声道谢:“多谢二伯父。”

  苏涣却是微微一笑:“都是一家人,何必这样客气?”

  “我从小在眉州就有神童之名,一直以来,不知道有多少人家托我替他们家的孩子指点一二,你们翁翁向来乐善好施,一一应允,可我最想教的却是你们爹爹。”

  说起当年之事来,他面上笑容更甚:“可惜你们爹爹当年整日捉鸡逗狗,除了读书写字不喜欢,是什么都喜欢。”

  “旁人是求着我教他们读书启蒙,可你们爹爹倒好,对我是唯恐避之而不急……如今能教你们,指点你们,也算是完成我多年前的夙愿。”

  苏辙还是第一次见到苏涣有如此诙谐的一面,忍不住笑了起来:“从前我就听爹爹说起过他小时候胡闹,却万万没想到爹爹会这样顽皮……”

  他们两人说着话,面上皆带着笑。

  殊不知,躺在床上的苏老太爷听到两个儿子小时候的趣事,也面上微微带笑。

  苏辙很快就发现了,顿时是又惊又喜,连连道:“二伯父,翁翁,翁翁……笑了!”

  苏涣一想到明日要离家,自是千般万般不舍。

  可身为阆州官员,他又不得不走,如今也是扬声道:“快,快将大夫请来!”

  随着他的话落下,苏老太爷就缓缓睁开眼,没好气道:“我刚醒来,你们就吵吵嚷嚷的,像什么样子?”

  如苏辙所预料的那样,苏老太爷只是觉得自己睡了一场觉而已,甚至有几次觉浅时,他还听得见大家说话,想醒却醒不过来。

  苏辙见苏老太爷想要下场,连忙将他扶住:“翁翁,您感觉怎么样?”

  因睡得久了,苏老太爷刚下床时走路有些踉踉跄跄,又走了几步,便与从前无异,直道:“我好得很,就是……和平常喝醉没什么区别,过一会就好了……”

  他的话还没说完,苏涣脸色就沉了下来,冷声道:“这都什么时候,您还惦记着喝酒?”

  “我可都听说了,您就是因尚未酒醒去种地,摔了一跤,摔伤了脑子才会如此……”

  苏涣一反方才那慈爱的模样,如今是眉头紧皱,脸色严肃。

  苏老太爷也知道这事儿是自己错了,低着头没说话。

  苏涣却并不是那等咄咄逼人之人,更不会当着晚辈的面叫苏老太爷没脸,最后只道:“……爹,平素闲来无事小酌几杯无人说您,可您忘了您今年几岁?您又不是那等年轻小伙子了,怎么还能任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凡事得是适量为之!”

  苏老太爷也知晓自己这事儿做的不对,更害得次子匆匆从阆州赶回来,连连称是。

  很快,苏洵等人也匆匆赶来,一并来的还有那位从隔壁县请来的神医。

  那位神医号脉之后直说苏老太爷并无大碍,苏洵等人悬着的一颗心这才放了下来。

  顿时,众人是齐齐上阵,纷纷劝苏老太爷以后少饮酒,更不必侍弄他那片菜园子,苏老太爷是连连讪笑,并未答应,也未拒绝。

  众人哪里还有不明白的?

  苏老太爷是既割舍不下美酒,又割舍不下他那片菜园子。

  等着翌日苏涣出发之前,更是对着苏洵等人是千叮咛万嘱咐,直道:“……以后在正院多放两个丫鬟婆子,可不是爹不愿意就能按他性子来的,他如今年纪大了,得多注意些才是。”

  “前两年我在阆州也置办了些产业,今年应该能看到收益,今年年底我捎回来的银钱应比往年多上一倍,所以银钱方面你大不必担心。”

  苏洵听闻这话连连拒绝,直道:“二哥,不必了,如今昭娘所开的纱縠行生意是蒸蒸日上,家里不缺这点钱……”

  "缺不缺是一回事,可我给不给又是另外一回事!"苏涣的眼神落在跟在苏洵身后的程氏,王氏与几位侄儿侄女的面上,含笑道:“我离家多年,一直是你们在照顾爹爹,我能做的也只有多捎些银钱回来,如此,我心里才能好受些。”

  “若是你们连这些都不肯收下,只怕我夜里都睡不踏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