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种弟弟,在线捞兄_分节阅读_第75节(2 / 2)

  不过他面色沉稳,即便苏家遇上此等大事,仍是心不慌神不乱,看到苏辙与苏轼两人与自己问安,更是道:“想必你们两个就是六郎与八郎了吧?”

  他与苏洵感情极好,几乎每月都有书信来往。

  因苏洵是炫子狂魔的缘故,所以他即便尚未见过苏辙与苏轼兄弟两人,可在看到他们两人这一刻,半点不觉得陌生:“……方才我听你们爹爹说过了,说你们日夜照顾你们翁翁,有如此孝心,很好。”

  说着,他更是道:“你们小小年纪就过了童试,如今师从于郭太白,更多次听你们爹爹说你们聪明过人,学问了得。”

  “既然如此,今日我便考一考你们,看看是不是如此。”

  苏辙与苏轼对视一眼,眼中皆有惊愕。

  他们二伯父见他们第一面,还没说上三句话,就要考他们学问?还是在苏老太爷昏睡不醒的情况下?

  这个时候,他们不是该一家人互相安慰,或者一起去正院看望苏老太爷吗?

  苏轼这些日子因为照顾苏老太爷和苏辙的缘故,学问略有所懈怠,下意识看向苏洵,眼神中一副“爹爹,二伯父这是做什么”的意思。

  苏洵却是苦笑一声,压根没接话。

  他这个二哥啊,当年不光是神童,更是书痴!

第46章

  苏辙与苏轼心里倒是不慌, 毕竟在郭夫子日复一日的考问下,兄弟两人已习惯这等突然袭击。

  苏涣不仅自己学问出众,他那三个儿子也是文采斐然。

  苏涣一一考问了苏轼与苏辙兄弟两人。

  问题是由简到难。

  可苏轼也好, 还是苏辙也罢, 两人皆是对答如流。

  最开始,苏涣是面露欣喜之色,觉得两个侄儿以后定大有所为, 可越到后面, 他心中就是惊愕不已——这两个孩子的学问竟如此了得?

  他心中虽狐疑不解,但却是面上分毫不显,最后只微微颔首到:“你们两个学问尚可, 可见平日里是下了苦功的,做学问就该如此,只有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用功,才能见真章。”

  可到了私下, 他却与苏洵道:“……我原以为你向来不着调,对两个孩子的学业也糊涂, 没想到你还知道历尽千辛万苦让两个孩子拜师于郭太白。”

  “此人是有真本事在身的,且为人赤忱, 六郎与八郎师从于他最好不过。”

  这话说的苏洵怪不好意思的,毕竟当初他是不怎么赞成苏辙兄弟两人去白马书院念书的:“二哥,这都是两个孩子自己的主意。”

  说着, 他便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都道了出来。

  苏涣原以为自己这个弟弟到了这般年纪已经知事,却万万没想到苏洵还是一如当年, 便是方才他竭力劝说苏洵再试一试会试, 却还是遭到了苏洵拒绝:“照你这样说,不管是六郎也好, 还是八郎也罢,小小年纪都极有主意。”

  “郭太白虽文采斐然,为人赤忱,可有些时候行事却与你一样,不大着调。”

  “若彻底将六郎与八郎交给他,我也不大放心。”

  “这样吧,以后每次你与我写信时,将两个孩子最近做的文章也一并寄给我看看,看有没有不妥当的地方。”

  苏洵虽面带羞愧,却还是正色应是。

  兄弟两人又就着苏辙兄弟两人学问说了片刻,就又起身去看望苏老太爷。

  苏涣见多识广,瞧见苏老太爷面色红润,病情并无恶化的迹象,便安慰起苏洵等人来。

  当然,闲暇时候他也不忘考问苏位与苏修的学问,更是操心起苏位的亲事来。

  苏位是苏家长孙,已将近二十,别说成亲,如今亲事还未定下,每每长辈提起他的亲事,他总说想要先立业再成家。

  用苏位的话来说,苏家乃眉州赫赫有名的人家,未来的妻子不说是名门闺秀,却也该知书达理,但他们长房因苏澹早逝的缘故,一直不显,他总得自己立起来才能将人家好姑娘娶进门,要不然,哪里能要人家姑娘跟着自己吃苦?

  当苏涣再次听到苏位这般说辞时,是微微点头。

  在他看来,苏位与苏修兄弟二人虽天资平平,远远及不上苏辙兄弟二人,初次参加会试十有八九会名落孙山,但两个孩子明白事理,多试几次,总能高中。

  但身为叔父,有些话他也不能明说,说了只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直道:“……大郎,按理说你这样想是没错的,只是先成家后立业也未尝不可。”

  “你们长房向来人丁单薄,过几年五娘出嫁之后,连个陪你们娘亲说话的人都没有。”

  “早点娶妻,早点开枝散叶也是好事。”

  “若不然,即便到时候你功成名就,这好姑娘都被人家娶走了。”

  说着,他更是微微一笑:“我回去就要你们二婶娘帮着打听打听,看有没有合适的亲事。””

  苏位连声称是。

  自苏澹去世后,两位叔父对他帮助良多,他自不会拒绝了二叔的好意。

  苏涣便在苏家住了下来,他的镇定感染了许多人,就连苏辙也坚定不移的觉得苏老太爷一定会醒来。

  可就算如此,苏辙仍是每日前往正院替苏老太爷按摩,陪苏老太爷说话。

  一开始,他原打算一直在苏老太爷身边尽孝的。

  可架不住苏涣的劝说,直说苏家有他与苏洵在,要苏辙与苏轼兄弟两人仍每日去白马书院念书,早出晚归,既不耽误念书,也能在苏老太爷身边尽孝。

  今日苏辙从白马书院回来后,连衣裳都没换,就匆匆来到了正院,握住苏老太爷的手道:“翁翁,今日师傅与我们说了些乡试之事,原来这乡试比我想象中难多了,我原以为将课本上的内容学通学懂就行了,却是没想到这些只是基础而已,得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