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种弟弟,在线捞兄_分节阅读_第62节(2 / 2)

  苏辙微微颔首,道:“师兄说的没错,我也觉得道长对我格外偏爱。”

  说着,他更是朝不远处的苏轼看了眼,声音放低了些:“不过这话可是我们之间的秘密,可不能叫我六哥知道。”

  “毕竟他一向觉得自己聪明过人,很受道长喜欢。”

  “若他知道了,我担心他会吃醋了。”

  陈太初笑着点头。

  他很是羡慕苏辙与苏轼兄弟两人之间的感情。

  他想,若是他有苏辙这样兄弟,漫漫求学路想必就不会那样孤寂了。

  到了七月底,正在苏辙潜心求学时,却万万没想到张易简道长却说要他们回去休息数月,到时候直接上场就行。

  张易简道长一出,可谓一片哗然。

  别说这在北极院是前所未有之事,就连在整个眉州都是闻所未闻。

  张易简道长是含笑解释起来:“……学问的积累并非在于一朝一夕,而在日积月累,月余时间也学不出个什么来的。”

  这话一出,再无转圜的余地。

  甚至连前来接他们回去的苏洵都觉得不解,狐疑道:“都说临阵磨枪,不亮也光,张道长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苏辙略一想,就明白了张易简道长的深意:“我想大概是道长想叫我们好好休息一二。”

  “今年虽说书院中参加童试的学童不算多,但也有十来个,与往年是差不多的。”

  “可这批参加童试的同窗中,前有勤奋过人的陈师兄,后有天资过人的六哥,还有一个尚不到五岁的我,爹爹,六哥,若你们是他们,会不会卯足劲儿来学习?”

  苏洵与苏轼齐齐点头。

  苏洵更是笑着打趣道:“比不过陈太初和六郎也就算了,若是连尚不到五岁的你都比不过,未免太丢人了些。”

  马车摇摇晃晃走在山间小路上,苏辙听着外头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儿,直道:“这就是了,想必人人都是这般想的。”

  “有道是物极必反,一心求学是好事,可若是钻进了牛角尖,一心想着如何求胜,兴许会得不偿失。”

  “我想,道长正是见他们学的如痴如狂,所以才会给我们放个长假的。”

  他与张易简道长相处的时间越长,就越是佩服张易简道长,觉得张易简道长的思维很是超前。

  毕竟后世就曾有过一句话。

  小考小玩,大考大玩,不考不玩。

  只有保持本心,不看重得失,才能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超常水平。

第39章

  苏洵与苏轼一想这话, 只觉得苏辙说的十分有道理。

  苏洵更是道:“既然张道长都这样说了,回去之后你们也不必念书做学问,撒起欢来高高兴兴玩上一段时间再说。”

  “爹爹相信, 区区童试可是难不倒你们的。”

  苏轼是求之不得。

  但苏辙如今却已习惯了日日看书写字, 他想,若要他玩这么久只怕是有些不习惯。

  苏洵回去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与苏家上下所有人说了此事,中心思想很是明确, 就是让苏辙与苏轼这两兄弟这些日子玩好, 玩痛快。

  翌日一早起来,苏辙用完早饭就百无聊赖坐在院子里看树上的喜鹊,正院里就来了个婆子, 笑着道:“八少爷,老太爷说若您闲着无聊,可以去帮侍弄侍弄菜园子。”

  苏辙想着闲着也是闲着,索性站起身来。

  可还未等他走出院子, 元宝就说陈太初来了。

  苏辙很是狐疑,却还是要元宝赶快将陈太初迎进来。

  陈太初今日是一身常服来的, 衣服上是一身补丁,一路走来, 许多人纷纷侧目,可他却是面不改色。

  苏辙更是迎到了院子门口接他,开口笑道:“陈师兄, 你怎么来了?”

  他见陈太初手中还拎着个用布盖着的竹篮,不免好奇道:“陈师兄, 你这是做什么?”

  陈太初将煮竹篮上面的破布揭开, 里头赫然装着些干货。

  有干豇豆,干菌子, 干木耳……还有十几个鸡蛋。

  苏辙见了,是愈发不解。

  陈太初正色解释道:“很多事情,我是心知肚明,去年腊月底,若非苏家差人送来了一贯钱,如今我娘早就不在人世。”

  “我娘绣工虽不错,但放在苏家的纱縠行中却不算出挑,当初是你与苏轼一起要帮助我们母子两人的吧?”

  苏辙不置可否笑了笑,道:“陈师兄,你说这些就太见外了。”

  “一开始我钦佩你的勤奋,后来更是敬佩你的人品。”

  “若无此机缘,我们也不会深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