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种弟弟,在线捞兄_分节阅读_第54节(2 / 2)

  其实他没好意思说。

  因书院放假十多日,所以二月底就不休息,一直等到三月底才会放假。

  而那时候,他已出发去汴京参加科举考试,见不到两个孩子,如今自然想与两个孩子多待几天。

  苏辙与苏轼却不知道他们老父亲的一片慈父之心,高高兴兴上了马车,甚至一路上都是兴高采烈的。

  不论是路上积雪太厚,马车时不时打滑,还是天降大雪,路上的草木皆是雪淞……都足以让他们觉得惊喜。

  只是到了山脚下,这兄弟两人就笑不出来了。

  马车在平地上走路倒是勉强能行,可若想要上山,则是太过危险。

  平安忍不住道:“……六少爷,八少爷,我们一路走来,根本没碰到旁人,想必这么冷的天没人去北极院念书,不如咱们也回去吧?”

  他抬头看了看半山腰的天庆观,直道:“两位少爷若是怕张道长责怪,奴才送你们回去后再过来一趟,上山与张道长说一声就是了。”

  苏辙抬头看了看。

  半山腰的天庆观坐落于一片皑皑白雪中,若不仔细看,根本就发现不了,可见雪势之大,积雪之深。

  他不由道:“平安哥哥,若从这里步行上去,大概要走多久才能到天庆观?”

  平安斟酌道:“少说要一个时辰……”

  说着,他更是迟疑道:“八少爷,您不会想走上去吧?”

  苏辙含笑不语,看向苏轼道:“六哥,你想试一试吗?”

  苏轼点头道:“当然想了。”

  说着,他更是昂首阔步道:“八郎,走!”

  平安惊呆了。

  他知道两位小少爷胆子大,却没想到两位小少爷胆子这样大,忙道:“六少爷,八少爷,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可不管他怎么劝,苏辙与苏轼都心意不改,他没法子,只能陪着他们两个一起往上走。

  积雪没过了苏辙的小腿,每一步比他想象中难多了。

  但他向来是个擅长苦中作乐的性子,眼瞅着苏轼脸上笑意渐渐淡了下去,就道:“……六哥,反正如今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我们来背书吧?”

  “上次你抄的《周礼》你可还记得吗?我们就来背这个吧?”

  如今走到一半,苏轼已经后悔了,是上也不是,下也不是,一听这话,小脸更是一垮:“八郎,换别的书背不行吗?”

  苏辙伸出一根手指头,正色道:“一包糖霜玉蜂儿,你答不答应?”

  苏轼面上顿时转阴为晴,连连点头:“我答应!”

  “我答应!”

  很快,寂静无人的山道上就传来了他们俩个朗朗的背书声。

  人一旦有了事情做,就觉得时间过的极快。

  原本预计一个时辰的路,苏辙与苏轼走了足足两个时辰。

  他们俩人到天庆观门口时,不仅不觉得冷,甚至浑身发热。

  门口的小道士看到他们兄弟俩人,吓了一跳,以为自己看错了:“你们,你们怎么来了?”

  从前书院中不是没遇上过这等情况,无一学童归来。

  苏辙笑着道:“既然道长定下明日开学,我们自然今日要回来的。”

  话毕,他就与苏轼一起朝张易简道长院子方向走去。

  他们刚走进院子,就听见里头传来说话声。

  俩人对视一眼,眼中皆有疑惑。

  竟有人与他们一样,这样的天儿也来书院了?

  竟来的比他们还早?

  等着苏轼推门走进去一看,却发现这人不是旁人,正是陈太初。

  陈太初已换上每日念书所穿的衣裳,模样清俊,若仔细去看,则能看得出来他似比去年更瘦了些。

  苏辙像没事人一般,上前道:“道长,陈师兄。”

  苏轼却是城府不深。

  他先是看了眼陈太初,接着,忍不住又看了眼陈太初,一副“陈师兄家境贫寒,却如此上进,实在是我辈楷模”的神色。

  顿时,陈太初是愈发笃定是这兄弟俩人接济了他们母子,面上却并不显露什么,只道:“没想到两位师弟也来了。”

  说着,他更是笑了笑,道:“正好我这几年一直在抄书,手中别的没有,却也是有几本孤本在的,当初抄书时多抄了两份,既然两位师弟也是好学之人,待会儿我就将这些书送给两位师弟一份。”

  有些书可是千金难买的。

  聪明人与聪明人说话,向来直接明了,不兜圈子。

  苏辙并未推脱,笑着道:“那就多谢陈师兄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