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种弟弟,在线捞兄_分节阅读_第7节(2 / 2)

  “大夫人带着大姑娘他们回来,原是想给大姑娘说一门好亲事,如今光顾着府中这些事儿,大姑娘的亲事还没影子了……”

  连苏辙都觉得王氏这是本末倒置。

  他觉得这件事与自己没多大关系,毕竟一桩桩在苏轼看来仿佛天塌了的事与他毫无相干,谁叫他每顿只能吃肉糊糊?

  但一日日下来,他发现苏轼真的一不折不扣小吃货。

  因苏老太爷的病,所以年前苏辙就每日呆在三房,见苏轼每日启蒙回来嘴里就叫着饿,一口气能吃上两个诸色夹子。

  夹子是宋代特有的小吃,用笋或藕或茄子切成连刀片,里头夹上肉,蒸了或炸了吃。

  苏轼要求极高,就喜欢吃羊肉馅的,偏偏还要吃三分肥七分瘦的羊肉馅的夹子,更是要吃现蒸或现炸的,若是谁敢拿热过的夹子糊弄他,他一准能发现。

  惹得程氏是又好气又好笑。

  大厨房没准备羊肉,不到饭点不准生火,好吃的苏轼吃不到自己最爱的诸位夹子本就一肚子意见,原想着在除夕宴能大快朵颐,谁知道自己爱吃的炒螃蟹没有不说,一筷子下去,这羊脂韭饼里的羊肉换成了猪肉,气的他哇哇哭了起来。

  苏轼是放声大哭,那叫一个惊天泣泣鬼神,吓得正在给苏辙喂肉糊糊的王乳娘手一抖,糊糊撒的他满脸都是。

  苏辙:……

  不就是羊肉没了,至于这么小题大做嘛?

  他都快十个月了,也就尝过一次羊肉的滋味,还是苏轼偷偷带给他的,他有哭过嘛?

  有其父必有其子,苏轼这样贪吃,苏老太爷与苏洵也是功不可没。

  他们想着王氏当家不易,从前王氏处处节省,他们并没有说过什么,但到了除夕这一天,他们父子两个发现竟无下筷子的菜。

  偏偏苏轼在一旁更是嚎啕大哭:“翁翁,我要吃肉!”

  “我要吃羊肉!”

  “我要吃大块大块的羊肉!”

  “我都好久没吃过羊肉了,我夜里做梦都在吃羊肉了!”

  惹得程氏根本顾不上满脸肉糊糊的苏辙,连忙将苏轼抱在怀里,讪笑道:“你这孩子,怎么这样贪吃?”

  王氏脸色难看极了。

  一个不到四岁的孩子能有多贪吃?

  就算那六郎聪明,哪里就分得清猪肉与羊肉的区别?

  不一样都是肉吗?

  她觉得定是私下程氏这样教苏轼的!

  可她到底太低估一个小吃货的本事,别是苏轼分得清羊肉与猪肉的区别,一口下去,苏轼甚至分得清羊上脑与羊腿的区别。

  还未等王氏想好说辞,谁知道她那小女儿苏五娘也拆起她的台来:“是啊,娘,大过年的怎么能没有羊肉?”

  “还有,这灌浆蟹包里面为何也是猪肉,连蟹肉都没有,更别说蟹黄了!”

  她扫了眼哭的伤心抹泪的苏轼,筷子一放,腿一伸,也跟着哭了起来:“娘,我想吃灌浆蟹包!”

  “往年除夕在外祖家,可都是有灌浆汤包吃的!”

  她与苏轼一起,哭声是此起彼伏,哭的苏老太爷与苏洵面色难看极了,更哭的王氏脑门子一抽一抽的。

第7章

  被肉糊糊浇了一脸的苏辙原本要被王乳娘抱下去洗脸,谁知道他却拽着椅子扶手不肯撒手,嘴里更是咿咿呀呀叫了起来,好像在说自己也想看好戏似的。

  王乳娘一愣,便拿了帕子给他擦脸。

  也对,这等好戏谁不愿意看?

  王乳娘整日将胖乎乎的苏辙抱进抱出,需要大力气的,王氏当家后,她整日半点荤腥不见,吃的是清汤寡水,她心里怎会没气?

  故而她带着苏辙也看的是津津有味。

  后来还是苏老太爷忍不住,一巴掌拍在桌上,呵斥道:“好了,都别哭了。”

  苏轼与苏五娘的眼泪齐齐止住,都惊呆了。

  在他们的记忆中,翁翁什么时候都笑眯眯的,从未有过遮掩严肃的时候。

  即便苏老太爷是个不管事的,也知道账上银钱不多,不愿苛责长媳,只吩咐身边的秦婆子道:“去,叫大厨房再做几道菜上来,看有没有五娘爱吃的灌浆汤包和六郎爱吃的羊肉,没有就去账上拿了钱买。”

  秦婆子应了一声就下去了。

  王氏张了张嘴,话到了嘴边还是咽了下去。

  她想说大厨房没菜,账上没钱。

  但她嫁到苏家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老太爷这般脸色,哪里还敢说话?

  很快秦婆子就回来了,低声道:“老太爷,大厨房里空空的,别说羊肉,连猪肉都没两块。”

  “奴婢原想去账上支了钱另买,发现账上也没钱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