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种弟弟,在线捞兄_分节阅读_第6节(2 / 2)

  宋嬷嬷再一番游说,王氏是越来越心动。

  甚至王氏顾不得如今天已擦黑,叫人撑着伞就去了三房。

  这时候程氏正怀中抱着苏辙,考问苏轼功课了。

  她虽是一介女流,但从小也是饱读诗书的,给不到四岁的苏轼启蒙还是绰绰有余。

  小小年纪的苏轼聪明过人,如今正摇头晃脑背着《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爹爹今日教我说了,说的就是学到的东西再重新温习一遍,也是件很高兴的事情……”

  他边背《论语》,还边冲着苏辙挤眉弄眼,可见区区《论语》根本考不倒他。

  等着他一段《论语》背完,候在门口的春桃这才上前来。

  春桃是知道自家夫人性子的,六郎读书背书若无要紧事是不准打扰:“夫人,大夫人来了。”

  程氏忙道:“请大嫂过来。”

  她猜到王氏这时候过来肯定是有要紧事,但等着王氏说明来意,却还是愣了一愣。

  王氏不算聪明人,先前经宋嬷嬷挑唆一阵,本就对程氏有些意见,再加上方才被程氏晾了这么久,意见更大,想着是程氏这是在欺负他们孤儿寡母,便愈发想要将管家之权抢回来:“……原先住在舟山娘家时,我就时常与元娘说你三婶娘辛苦了,说起来我是苏家长媳,这苏家上上下下的事该有我来操持,却辛苦你三婶娘这么多年。”

  说着,她微微一笑,憔悴的面上带上几分神采:“如今我回来了,以后三弟妹就不必辛苦了。”

  程氏看着一阵风吹来仿佛就能倒下的王氏,面上笑意不变:“大嫂说的是,是我想的不周到。”

  她扫了身侧的常嬷嬷一眼,吩咐道:“将账册清一清,都送到长房去。”

  她甚至还与王氏道:“大嫂好几年未曾回来,若有什么不清楚不明白,不必亲自过来,差人与我说一声,我过去长房就是了。”

  王氏心里这才觉得受用一二,略说了几句场面上的话,这才笑着走了。

  常嬷嬷等却是脸色讪讪,不免觉得王氏欺人太甚。

  王氏刚回来就将自家夫人的管家之权要了去,这不是欺人太甚是什么?

  被程氏抱在怀中的苏辙也觉得王氏做的不太对,可他却敏锐的察觉到了,自家娘亲好像心情很不错?

  程氏如今的心情可不仅仅用不错来形容,一开口就吩咐春桃去外头叫一桌席面回来,“……八娘爱吃羊肉拔鱼儿汤,六郎喜欢吃糖霜玉蜂儿,都买些回来。”

  至于苏辙,因他年纪太小,这等好事自然是没他的份儿。

  不过如今他也不惦记这些,满脑子想的都是为何他娘会这样高兴。

  王氏前脚回去长房,后脚就忙不迭看起账本子来。

  只是看着看着,她脸上的笑容却是越来越淡,到了最后更是彻底消失不见。

第6章

  宋嬷嬷眼瞅着王氏脸色越来越难看,忍不住道:“夫人,这是怎么了?”

  王氏只觉得眼前一黑,强撑着道:“这账面上统共就剩下十六贯钱。”

  马上就要过年了,处处都是要用银子的地方,十六贯钱能有什么用?连几桌像样的席面都置办不了。

  主仆两人都傻眼了。

  她们两个商量来商量去,这才明白其中的门道。

  原来王老太太说苏家一日不如一日并非假话,苏家之所以能有今日的风光,大概是程氏拿了嫁妆银子贴补。

  这一刻,宋嬷嬷悔的是肠子都青了,迟疑道:“……奴婢从前就听人说过,说是程家是眉州首富,想必给三夫人的陪嫁也不少。”

  说着,她更是自己掴起嘴巴子来:“都怪奴婢给您瞎出主意!”

  王氏虽有几分自己的小心思,可本心并不坏,只皱眉道:“好了,这件事也不能怪你。”

  她想着将这掌家之权重新还给程氏,但这个念头刚冒起来,就被她压了下去,她丢的起这个人,她的几个孩子可丢不起这个人:“我们王家虽比不上程家,但也是眉州有头有脸的人家,这个家程氏当得,难道我就当不得?”

  “元娘几个没了爹爹,亲事本就艰难,若我能立起来,旁人也不敢瞧轻了他们。”

  可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

  虽说苏家田产不足两百亩,但光是往年的账目,人情来往的账册,置办年货,筹办除夕宴等事就叫王氏累的够呛。

  更不必说苏家如今是入不敷出,王氏隔三岔五就要托人去变卖嫁妆,是劳心又伤神。

  不过大半个月的时间,王氏就瘦了一圈,嘴角更是起了燎泡。

  可王家到底家底比不上程家,王家姑娘又多,当初王氏出嫁时嫁妆仅仅只有十二抬,如今是变卖一点少一点,用起钱来,王氏自比不得阔绰的程氏大方。

  很快苏家上下的丫鬟婆子都议论起来,明里暗里都说王氏没这个金刚钻还学程氏揽这个活儿。

  要知道原先丫鬟婆子每顿还有个肉菜,可换成王氏当家,一开始肉菜变成了肉沫,再变成了肉星,最后更是油花儿都看不见。

  吃的差也就算了,丫鬟婆子过年的新衣裳也被王氏省了。

  用王氏的话来说,苏家就靠着二老爷的俸禄过日子,又不是那显贵之家,下人哪里能年年添新衣?

  丫鬟婆子们听到风声,是好一顿咒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