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大善人36(2 / 2)

破镜失败也就罢了,筑基入金丹,乃玄修道途最大最重要的关口,没有之一。失败乃常态,再来就是了。最不济,道途断绝,金丹无望,则接受现实,悠游度日的筑基圆满修士也大把。

但不知是功法原因还是确实时运不济,南文犁破境失败后,竟然直接在关中坐化。

两人有一子,名南欢。道侣陡然离世,所幸多年来积累的修行资粮极其丰厚,元情夫人便接掌南家家主之位,守着儿子度日。

可喜的是,老子英雄儿好汉,这南欢继承了父亲的资质,十二岁时便验出上品金水灵根,甚至青出于蓝,隔年又自诞法性。

元情夫人自然大喜,但也有点纠结。

“灵根千人有四五,法性万人无一二”,照理儿子灵根与法性皆具,首选肯定是法修之道,但上品灵根的概率与法性也相差仿佛了。

而且他们道侣两人都是玄修,还都修到了筑基后期,不管是修行人脉,还是修行资粮的积累,显然更能指导和帮助儿子。

法修之道,乃本界正法,在中下层的修士中,地位显然更高。谁又能保证儿子一定能超过其父亲,破境金丹呢。大概率还是得在金丹境下厮混,如此法修确是良选。

元情夫人左右为难,只好将选择权交给南欢,让他自择,免得以后怪她。

南欢少年心性,可考虑不了那么多,又带点逆反,当然选了看起来如天之骄子的法修。

清潭苑南家虽是普福寺供养人,但夫妻俩修为一个筑基巅峰,一个筑基后期,都是金丹在望,自恃身份与修为,与宗门关系并不深。且元情夫人也担忧宗门仪轨谨严,自己儿子不适应。

元情夫人便动用多年人脉,又供奉异宝,送南欢去了榛台郭家,做依止师郭松年的弟子。郭松年虽然只法修一层境,但其兄郭太炎却是传度师,整个榛台郭家共三位法修,是普福寺下最大的法修修真家族。

以后,南欢便在榛台郭家受法教,正式踏上法修之路。

南欢与他父亲性情迥异,喜交际,头脑灵活,言辞便给,出手大方。很快便与许多同辈法修来往热络,清潭南家也是从此时开始经常有年轻法修进出。

南欢天赋不错,三年后,已成功牵缠了供养人,随喜者,诞生地,母这四缘,也成功顶替掉郭松年原先一位二胜弟子,成了法单列名弟子。

但就在道途顺利,前景看好之时,南欢却突然告知元情夫人要破法入玄,走玄修之道。

这可不是儿戏,先前还好说,如今已是依止师的法单列名弟子,要破门而出,定遭法修仪轨追究。

但南欢就是不管不顾,一心要转玄道,与师父也彻底闹翻。元情夫人拗不过唯一的儿子,只得收拾残局,又是登门致歉,又是请人调解,还赔了不少宝物与灵地出去,总算解除弟子缘,把事给平了。

公然破法入玄,清潭南家自然受法修敌视。好在元情夫人一直与人为善,与长年来往的法修们都交好,倒也没什么麻烦公然找上门来。

但这南欢才入玄道,开始修行,便在一次行功中出了差错。性命虽然无虞,人却神魂残缺,成了个呆傻。

元情夫人带着南欢四处求人检视与查验,也不知费了多少人情与灵物,终于算是弄明白了南欢的情况,找到了解决之道。

原来南欢不止是神魂残缺,真灵都部分缺失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