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大善人36(1 / 2)

何铁衣很快便见到了何楚口中那位讲究的筑基修士。

那日听完何楚介绍的基本情况,何铁衣稍作考虑,便答应了与她面谈。

当然,他也让在座的彭顺放心,之前的决定不变。

由普福寺直接提供一个法嗣,牵涉何铁衣道途和莲池观在普福寺的立足,是综合考虑后的必行之举。

即便真与这位筑基达成合作,也无妨。法修牵缠多个子嗣的也不少。

法修修因缘也惧因缘,除非开土十三缘所必须,都是以少惹因缘为要。即便是十三缘中比较重要的几缘,在现实允许下,也是尽量减少个数。

子嗣缘就最有代表性。

发心修道,厌离众缘。牵缠子嗣缘是开土必须,一个也就够了。牵缠多个,不测因素就增加,影响修行道途。

更何况,法单列名子嗣可是有福分的。子嗣多了,自然其它凡修众的福分就少了,法修也应付不过来。

所以一般子嗣都是能少则少,但也在修士个人意愿。

出于现实原因,或者法修情感因素,牵缠多个子嗣,也正常。修行道途都是自己的,个人因缘个人了,个人生死个人脱,法修仪轨也没具体规定。

之所以决定要见面详谈,一是这位确实不好推脱,二是这件事似乎与他一直在猜测推定的问题相关,他从中看到了机会。

这位是个女玄修,名顾采真,人称元情夫人,筑基后期,是清潭苑南家的家主。元情夫人环太湖知名,当然有修为高,又是个寡居多年的美妇的原因,最主要还是因为其人最喜结交年轻未开土的法修。

她八面玲珑,手段高明,为人处事细致讲究,令人如沐春风。

修为高但从不以前辈身份压人,反而与年轻修士打成一片,知情识趣,善解人意。元情并非她的道号,却是年轻修士们在一次风雅之会中为她取的,之后便以此号相称,可见亲近。

家资丰厚却毫不吝啬,环太湖有名有姓,稍有前途的年轻法修,基本上她都与之牵缠了供养人,随喜者等众缘。

关键是她资历深,人脉广,见识广博,除灵物灵地,丹药法器等外物支持外,还能指点年轻法修们处理一些复杂纷繁众缘的门径,甚至直接出面就可解决许多难解之局,处理得还圆满周到,各方满意。

清潭苑南家长年年轻法修来往不断,已成环太湖年轻法修们的一处落脚与聚会之地。

这位聚会的主持人,南家家主元情夫人,是供养人,随喜者,也是前辈引路人,指导者,更是庇护者,保护者,身兼多种身份,自然名声越来越响。

凡人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又说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但这位名气大,却都是美名。

当然也有过一些闲言碎语,谣言加绯闻,半真半假,由此惹了众怒,很快便被群起而攻之,烟消云散了。

元情夫人道途修为,修行资粮,美色风姿,名声友朋等都不缺,甚至连道侣的管束都无,日子照说应该舒心畅意无比,但她的苦处难处也人尽皆知。

道侣南文犁上品灵根,又志心道途不放逸,长年闭关修行,十几年前便筑基圆满,是普福寺地域内最有希望成就金丹的玄修。但道途凶险,天不遂人愿,冲击上镜时失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