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水球文明三 75(2 / 2)

解锁了反重力技术,才是文明星际时代的正式开始。

受益于反重力技术,以及伴生的能量护盾技术,水球人对黑洞、类星体的探索开始进入实质性步伐。

随之短距离光传送、光牵引技术也逐步出现。

光传技术,是四级、五级、六级科技文明使用最为普遍的科技,实质就是空间技术的延伸利用。

通过第四维度理论,将待传送物体置换在四维空间。此时,待传物体就相当于站在上帝视角,所处空间已没有内外之分,也没有丝毫重力,可轻易穿透原来三维空间的一切物质阻碍。

但四维空间是建立在三维空间基础之上的,依然会受到时间场、空间场、电磁场等场的约束,要促使待传物体精准移动,就需要一种在不同维度空间都能趋于连续稳定的介质进行引导,光束就是唯一的选择,光传技术就这样出现了。

受制于时间场、空间场的存在,光传技术传输距离极短,只能在行星表面进行短距离传输,就距离来说,与空间跃迁完全没有任何可比性。

可光传技术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那就是节能和便捷。

使用光传和空间跃迁,传输同一物体,光传只需要将物体置于四维空间,并施加能量护盾。

而空间跃迁则需要能量去扭曲空间,同时还需要借助四维空间,所耗能量明显高于光传。

尤其是在使用便捷方面,只要牵引光束能够照射到待传物体,传送便可完成。

但空间跃迁却需要长久蓄能,以稳定扭曲的空间,同时对周边的环境要求也极为苛刻。

多方面原因下,科技文明在未达到七级,攻克反物质链式反应前,短距离的人员物资传送仍以光传技术为主。

当然,物体在进行光传时,因为物体内部始终存在相互作用力,当置于四维空间后,内部原来的约束瞬间消失,相互作用力顷刻间释放,将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比喻人的身体,内部含有多重压力,气压、血压等等,一旦无保护进入四维空间,各器官都处于上帝视角,没有任何阻碍的话,必然会喷涌而出,结果是极其可怕的,没有人会愿意置于此环境。

所以光传时,待传物体周边首先会环绕一圈圈亮光,其实就是通过空间场布置能量护盾和模拟重力,达到摆脱第四维度副作用和克服极限加速度的目的,最后待传物体在牵引光束的强大拖拽力支持下,从地表到近地轨道只需要短短几秒。

四维空间没有体现任何重力,并不是引力场消失了,而是第四维度阻断了重力场,导致重力无法传导。

随着空间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单位能量密度的进一步提高,空间扭曲距离逐渐增加,单位时间内慢慢超过光速。

此时,即进入超光速曲率旅行阶段。这是四级科技文明的重要分水岭。

曲率旅行的出现,让宇宙不再遥不可及,探索范围成指数倍递增。

但要想推动科学理论的持续进步,始终离不开对宇宙的进一步持续探索和研究。

这就需要更高的单位能量密度,以达到提高空间曲率的目的,确保在宇宙中走的更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