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心态变化一 10(2 / 2)

对比在国企的生活场所,二十四小时免费空调,单间公寓,阿枫分分钟有想打道回府的冲动。可来时的豪言壮志,亲戚朋友的殷切期盼,加之言语不通、归不知途的窘境,让阿枫只得打碎牙齿往肚里咽。

万般无奈的留下,吃住又成了问题。工人是自备伙食,一个芒果就着一盒米饭就是丰盛的一餐。而阿枫和晒场的几个当地管理人员虽然在旁边一户村民家中搭餐,但条件有限,吃好肯定是不用想,伙食怎么样后面再说,当晚骨头都快散架,哪还有食欲,只想尽快睡一觉。

几名晒场管理大献殷勤,将公司给阿枫准备的吊袋两头系在铁皮棚屋下面两侧的木柱子上,原来这就是旱季结束前阿枫的永久床铺。

此时的阿枫已完全认命,躺在吊袋中还颇有几分新鲜感。但迷迷糊糊睡至晚上十一时左右,却被身上的疼痛压得再次醒转。

此时才知道整晚躺在吊袋中是一种什么体验,就像身体的每一个着力点都被吊袋绷得铁紧,全身没有哪个位置是舒服的,甚至翻个身都不可能。昏昏沉沉挣扎之际,人一咕噜就从睡袋上掉了下来,谢天谢地,身下是沙地,否则非摔个半身不遂不可。

如此之大的动静,将周边吊袋中的村民都惊醒过来。众人呱呱唧唧的商量了一通,几人迅速转身离去。

此时阿枫也没有心情睡了,手机也没电,真是叫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依偎坐在铁皮棚屋外沿的柱子旁,盯着天上那轮明月,竟有些哭笑不得。

不一会,几名村民竟抬来一把简陋的竹床,摆在阿枫的吊袋旁,虽然听不懂他们的话语,但是通过手势阿枫已明白,这是叫自己躺在竹床上休息。

在此窘境之下,阿枫反而极其感动,躺在竹床上的那一刻,岂能用“满足”二字可以形容。

整晚睡的磕磕碰碰,但年轻就是优势,第二日醒来,昨晚深入骨髓的悔恨已荡然无存,又是崭新的一天。

村民又请来了一名当地会说英语的大学生,阿枫那蹩脚的英语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多日未和人畅快交流,此时阿枫几乎是倾尽全力一边拐弯抹角地使用不同的词汇,一边手舞足蹈的用手势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两人就这样奇迹般的可以沟通了。

从大学生(暂且说翻译)口中得知,为了迎接阿枫的到来,已经有村民连夜骑着摩托车去镇上买肉了,此刻已回得村里,村民正在准备早餐,所以请阿峰先把早餐时间延后一点。

我去,连夜骑车三十公里去买肉,他们也不和自己说,肯定得表示下,赞助点资金用作辛苦费,反正也是公司留给晒场的经费。

早上工人晒了一会木薯之后,终于喊吃早饭。进得草屋内,围坐起一圈八人,众人又是唧唧呱呱的和阿枫打着招呼。

从翻译口中得知,这是村里的话事人为了感谢阿枫给大家提供就业机会,自掏腰包,为阿枫接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