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 人命关天(2 / 2)

  明先生见此,继续说道:“咱们的知府可不是一般人,崔大人乃世家大族出身,又是陛下的宠臣,年纪轻轻就已经是景宁伯了。知府大人有能力,又爱民如子,咱们有这样的知府,还有什么可愁的呢”

  在明先生的一再吹捧之下,大家的心渐渐定了下来,有些家中难以为继的人,已经打算去衙门借粮了。就算是没有需要的,也打算着回去后与乡亲们说道说道。

  像明先生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有可能是茶楼酒馆的说书先生,有可能是游方术士,有可能是走街串巷的货郎们……他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去普及政策,去给百姓们分析利弊,渐渐地,来衙门借粮的百姓就多了起来。

  叶蓁蓁见到这个情节,不由夸道:“周武、吴三,你们这事儿办得好,这才一天呢,效果就如此显著,再多等几日,来借粮的百姓们就更多了。”

  周武连忙说道:“此事多亏了吴兄,多亏他认识的人多,才有这样好的效果。”

  崔维桢也对吴三赞善有加。

  吴三被夸得十分不好意思:“我们只是找人传话罢了,并没有多大的难度。之所以会效果卓著,完全是因为郎君您民心所向啊。”

  作为曾经的普通老百姓,吴三是最清楚大家的想法了。

  哪怕是没见识的百姓们,心中自有一把秤。若是换了另一名知府,哪怕对方被夸得花团锦簇,只要他心中没有百姓,大家都不愿意去相信他。

  而他们家的郎君,百姓愿意相信他,这才是所有的前提。

  第1023章 人命关天

  这一次有崔维桢亲自坐镇,丰县的借粮政策开展得非常顺利,为此他们还跟着衙门的送粮队下乡查看情况,着实遇到了不少情况,好在都顺利解决了。

  老百姓大多数都淳朴,但也不乏有那些滑头之人,想要多借一些,少还一些的比比皆是,更有人盯上了慈善款的救助量,非要说自家情况也困难,想要衙门的免费粮食……

  基层的工作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力,这些阻力是崔维桢以前从未遇见的,毕竟他以前身居庙堂之高,只需要和那些老狐狸动动脑子过招就行了,但是在面对百姓的问题上,只凭动脑子是不行了。

  说起来蓁儿她二叔一家子,还真是他这方面的启蒙导师。

  在丰县逗留了几天,又接着去了祗县和明县这些没有了县令的县城,后两者的工作做得还不错,至于石县,路途太遥远了,崔维桢没去成,最后指派了吴三去那边查看情况。<hr>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种田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