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世俗之见(2 / 2)

  明州府的交通情况比京城好,不到两刻钟的功夫就到了城东的鹿鸣书院。

  越靠近鹿鸣书院,交通就越堵塞,抵达书院门口时,门口已经被各色马车堵得水泄不通了。

  形形色色的家长带着自家的宝贝来上学报到,粗略地算了算,每个孩子身边都跟着两三个家长和若干随从,这前呼后拥的架势比后世还要大,直把叶蓁蓁给看呆了。

  原以为自家已经够夸张了,没想到居然还有更加夸张的。

  门口全都是来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不仅叶蓁蓁感到诧异,鹿鸣书院的原生员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一位青衣士子便是其中一例,纳闷地问着旁边的同伴:“今儿个怎么回事怎么这么多小娃娃来书院咱们书院何时变成蒙学了”

  “赵兄你这几天请假了不知道,咱们书院从今日开始就有蒙学了,听说这事儿和咱们的知府大人有关。”那人神秘兮兮地说道:“知府大人长子今年六岁,咱们的山长为了结交知府,主动提出在书院开办蒙学,让知府大人送长子来上学。”

  “知府大人”

  姓赵的士子激动地提高了声音:“可是景宁伯崔大人”

  崔维桢如今在士林当中的声誉毁誉参半,毁是因为他提出的改革触犯了权贵和世家的利益,成为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但是他在清流中享有声誉,觉得他不恋权势,心怀百姓。

  至于那些还未入朝为官的士子们,对他的感官就复杂了。

  首先崔维桢才华横溢,连中三元的传奇备受读书人推崇和仰望,仕林当中没几个不知道他的《报朝廷书》,但凡是科举的士子,都想得到他的指点。

  其次,他上书并参与创建了大江南北的四座云山书院,须弥画流派的开山鼻祖之一,在仕林当中享有极高的威望和人气。

  但是科举是为了入仕,崔维桢此前的改革无疑是触犯了他们将来能够得到的利益,如此一来,大家的感官就复杂了。

  当然,明州府的士子感觉会更加复杂一些,因为崔大人去岁成功地治好了水灾,让明州府百姓免受更大的灾难,说是他们的大恩人也不为过,其他地方的士子可以肆无忌惮地非议景宁伯,唯独他们不能。

  忘恩负义的名声是要不得。

  赵姓士子倒是没有这个顾虑了,因为他是景宁伯的崇拜者之一,得知山长做了这个英明的决定,顿时喜出望外,连忙追问道:“山长巴……呸,结交知府大人,可曾请来大人为咱们授课”

  他的同伴神色顿时变得诡异起来:“大人不曾请到,但是宁国夫人请到了。”

  “宁国夫人!’’

  赵姓士子激动得快要晕过去了:“夫人是要当我们的须弥画教谕吗”<hr>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种田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