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史书典籍(1 / 2)

  果然,同伴就猜到他会有此反应,赵兄自从知道须弥画之后就潜心研究,可惜进展不大,如今有机会得到专业的指导,怕是要高兴疯了。

  他心中有些别扭,道:“可是,宁国夫人是女子,女子怎么能当教谕呢”

  赵姓士子诧异地看着他:“凌兄,你怎会如此迂腐难道你也是拘泥于世俗之见的人宁国夫人是女子有如何咱们书院上至山长,下至教谕,有几个是循规蹈矩之人你若是对宁国夫人抱有世俗之见,实在对不住你每个月领的助学善款。”

  同伴羞愧地低下了头。

  赵兄说得没错,若不是宁国夫人提出善堂之说,各地官府也不会给贫困士子提供善款资助,他正是受益人之一,若是没有官府的资助,他早就回家种田去了。

  “赵兄,确实是我狭隘了,多谢你骂醒我。”

  “做错能改,善莫大焉。”

  第993章 史书典籍

  鹿鸣书院门口车马喧嚣,崔维桢一行人也纷纷下了车马步行,深处人群当中,正好听到赵姓士子两人的谈话,一时间人众人反应不一。

  正在叶蓁蓁老怀甚慰之际,自家儿子就震惊地看了过来:“娘,您要给我们当教谕吗”

  叶蓁蓁:“……”对哦,上次忘记和儿子说了。

  她绝对不承认自己是一孕傻三年,非常淡定地回答:“目前尚且未知,看戴山长如何安排了。”

  即便如此,崔执端也足够高兴了,初到陌生地方求学的那点儿忐忑顿时消失无踪,只剩下期待和跃跃欲试。

  他娘是书院的教谕呢!同窗肯定很羡慕他!

  崔执端和崔执明凑在一块儿嘀嘀咕咕个不停,时不时还笑了好几声,叶蓁蓁和崔维桢相视一眼,俱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越过摩肩擦踵的人群,一行人进入了书院,终于清净了下来。

  书院中移栽着许多古树,石壁上篆刻着大贤的诗文,这一点是学自云山书院的。

  再往上走,就经过一段汉白玉石桥,中间宽敞正道,左右预留小道。正中间通往的地方是鹿鸣书院的最高楼,也是藏书楼,取名弘文馆。弘文馆一共有三层,据闻一二层收藏的是各种史书典籍,第三层是各种诗文石碑的原稿,轻易不会开放。

  崔维桢替他们介绍:“鹿鸣书院弘文馆的藏书,大部分是书院教谕所赠,剩下的便是士子抄写而来。里面专置抄写室,士子每抄写十本书籍,可以获赠一本书,这是许多寒门士子求书的重要途径之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