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木蛟太傅高密侯邓禹~东汉版“萧何”2(1 / 2)

慧眼识明主

邓禹与刘秀相识很早,可以说是少年好友。邓禹十三岁入长安读书,而此时的刘秀也在长安当太学生。两人就在游学的途中相识。刘秀比邓禹大七岁,是邓禹的大哥哥。十三岁的邓禹就觉得二十岁的刘秀非同常人,二十岁的刘秀也觉得这个小弟弟才华横溢,两人在长安结下了深厚友谊。

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遂相亲附。——《后汉书》

地皇三年,刘秀与哥哥刘縯率部起义。而后兄弟二人加入绿林军。更始元年,汉朝宗室刘玄被绿林军将领推举为皇帝,引起刘秀兄长刘縯不满,就在刘秀昆阳大战立下大功之时,刘縯被刘玄杀害。兄长之死对于刘秀是个很大的打击,但为了韬光养晦,忍辱负重。刘秀主动前往宛城,向更始帝刘玄请罪。再刘玄面前,刘秀表现得很谦卑,本来还想杀掉刘秀的刘玄,觉得刘秀立下大功,自己杀了他哥哥,他还这样,心里觉得很愧疚。刘秀不但没有被治罪,反而被刘玄封为破虏大将军、武信侯。

为了能够自己独立发展,摆脱刘玄。刘秀请命前去河北招抚各路起义军。更始元年,刘秀北渡黄河,前往河北。

邓禹在各地起义之时,回到家中。有人推荐邓禹投靠刘玄,邓禹没有听从。听说刘秀前往河北,邓禹策马追赶刘秀,在邺城追赶上了刘秀。

刘秀见到邓禹很高兴,他对邓禹说:“我到河北有自行任命官员的权力,你来找我是为了当官的吗”?邓禹说:“我来找你,是为了辅佐你成就大业,名垂青史”。

及闻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追及于邺。光武见之甚欢,谓曰:“我得专封拜,生远来,宁欲仕乎?”禹曰:“不愿也。”光武曰:“即如是,何欲为?”禹曰;“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

刘秀听后哈哈大笑,留邓禹同帐而卧,与邓禹商讨大事。

制定战略,招揽人才

邓禹跟随刘秀之后,首先指出,当今天下大乱,更始帝刘玄虽然借助绿林军势力定都长安,但各地起义军势力遍布,各成一家。绿林,赤眉,铜马,这几股势力,必定会有争斗。

他告诉刘秀,虽然现在还是刘玄的部将,有辅佐刘玄的功劳,但这些还不足以平定天下。刘玄的将领大都不思进取,贪图享乐。将来刘玄必败,如果你想要平定天下,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要招揽人才,拓展自己的势力,摆脱刘玄,自成一家。并且拿刘邦的例子来劝刘秀,明里暗里都是在告诉刘秀,应该自己自立,不要受刘玄的束缚。

这段话对刘秀很受用,刘秀大喜。因此命令左右之人,称呼邓禹为“邓将军”。

刘秀刚到河北不久,王朗在邯郸自立为帝。刘秀名邓禹招募士兵,令邓禹攻乐阳。而后又随刘秀前往广阿。刘秀在城楼之上,打开地图,对邓禹说:“你以前不是说,以我的德才足以平定天下,为什么我的地盘那么小”?邓禹说:“如今天下大乱,百姓思念明君。成大业者绝不能在于土地的多少,而在于德才的薄厚”。

帝舍城楼上,披舆地图,指示禹曰:“天下郡国如是,今始乃得其一。子前言以吾虑天下不足定,何也?”禹曰:“方今海内淆乱,人思明君,犹赤子之慕慈母。古之兴者,在德薄厚,不以大小。”帝悦。

刘秀始终听从邓禹招揽人才,注重德才的建议,得到上谷和渔阳两郡支持,更始帝又派遣尚书令谢躬带兵帮助刘秀,同时又和真定王刘杨结盟,最终击败王朗,果然在河北站稳脚跟。

刘玄不愿看到刘秀继续在河北做大,封刘秀为萧王,名谢躬监视刘秀,想要把刘秀调离河北。刘秀这能答应吗?反手就将刘玄安插在河北的手下全部拿下,杀掉刘玄派遣的官员,收降士兵,公开与刘玄决裂。

之后又在河北击败铜马,尤来农民军,收降数十万人,声势浩大。开始有了问鼎天下的资本。

西入关中

赤眉军拥兵三十万,入关中攻打刘玄。赤眉与绿林两大起义军内讧,刘秀料定绿林必败,关中大乱。应该趁机拿下关中,可刘秀忙于山东战事,不知派谁前去为好。

刘秀认为邓禹有大将之风,决定派邓禹前往。并且让邓禹挑选将领,分两万精兵,拜邓禹为前将军,持节,负责关中战事。

但说实话,邓禹关中之战打得确实不咋地。

建武元年,邓禹从邓禹自箕关将入河东郡,先败后胜,拿下河东。

同年刘秀继位,派使者前往军中封邓禹为司徒。夸奖邓禹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此时的邓禹年仅24岁。

是月,即位于鄗,使使者持节拜禹为大司徒。策曰:“制诏前将军禹:深执忠孝,与朕谋谟帷幄,决胜千里。孔子曰:‘自吾有回,门人日亲。’斩将破军,平定山西,功效尤着。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作司徒,敬敷五教,五教在宽。今遣奉车都尉授印绶,封为酂侯,食邑万户。敬之哉!”等禹时年二十四岁。

邓禹拿下河东之后,渡黄河入阳夏,更始中郎将左辅都尉公歙与左冯翊兵在衙县抵御邓禹,邓禹击败更始军,而赤眉军也攻入长安,更始军节节败退。赤眉军占据关中,对待百姓很残暴。百姓听说邓禹的部队对百姓秋毫无犯,于是扶老携幼,投奔邓禹军。刘秀对此多次写信赞扬邓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