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新学年 17(1 / 2)

轻松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转眼又开学了。这个学年,对黄一士和黄晓娟是关键的一年。

黄一士还是每天自学,做卷子,分析卷子,计划着怎么给姐姐黄晓娟讲解。班上的人都看出来,他基本不听课,纯自学。可是他成绩好,也没有破坏课堂纪律,老师们都拿他没办法。之前的两个学年,黄一士还装模作样地听课,这个学年开始,他装都不装了,直接无视老师了。

老师们其实挺难受的,备课认认真真,上课讲得兴高采烈,突然发现下边一个家伙,眉飞色舞地在做另一科的题目;轻则出戏,重则内伤(伤心)—— 就觉得一片苦心,都掉臭水沟里了。随堂提问他吧,这家伙似乎能一心两用,不是竞赛级别的题目,根本问不倒他。英语老师最无助了,黄一士可以跟他聊时政,宗教,技术,生活琐事,用 k 国、s 国发音都没问题,他反而是跟不上的那个。

班主任王老师正好想锻炼一下班干部,看看谁能去“挽救”黄一士同学。可是,他的班干部都是按照成绩挑出来的,都忙着学习,应对黄一士的挑战呢;另外,黄一士那冷冰冰的态度,让人不敢靠近。只有林芝这个文娱委员,觉得暑假跟他打过交道,觉得他人还可以,不会弄得很难看,就接下了这个差事,当然,她出马,一定会带上她的好姐妹林晓曼给她助阵的。

“黄一士,能谈谈吗?” 下午放学后,两位美女来到黄一士的后排,林芝居然没叫他“老头”。

“你们是不是代表组织跟我谈话啊?” 黄一士一本正经地开她们的玩笑,看她们没回答,“啊?真的啊?”

“黄一士,你能不能多参加一些班级活动,上课别老做自己的事,跟同学们多交往一点呢?” 林芝算是正式开始了。

“我们是学生,最重要的事是学习,这样对学习有好处吗?” 黄一士一副实用主义者的赖皮嘴脸。

“你可以考虑的长远一点嘛。以后,我们毕业了,走向社会,我们班的同学,都会成为本地的中坚力量。良好的同学关系,是未来生活的重要助力啊。” 林晓曼简直是图穷匕见的实用主义者。

黄一士简直要给林晓曼点赞,她真的是头脑非常清晰;这是这个时代,小城镇主流的生活方式,包括远在大洋彼岸的 s 国,都是如此 —— 高中同学是最重要的人脉关系。大家都会生活在一个小市镇上,你的配偶会来自他们中间,以后你生病时给你看病的医生,你子女的老师,你的上级,同事,合作伙伴都是来自他们中间,或者是他们的父母亲朋。你有什么理由,不融入他们中间?

只是,即将到来的信息革命搅乱了这传统的生活,加上华国巨大的基建投资,让大城市吸走了小城镇上的人才,使小城镇逐渐退化。

“两位美女啊,我问你们一个问题。如果,县城开通了一条高速铁路,直通象城,单程只要 50 分钟左右;你们觉得,人才是会从象城向我们这里流动,还是我们的人才向象城流动?我的意思是他们会选择在我们这儿定居吗?”

“应该是向我们这里流动吧。我们这里物价水平低,在象城挣钱,在这里花,岂不是很舒服?” 林晓曼猜测。

黄一士一笑:“答案是反过来的。便利的交通,会带走我们这里的资源,而人才只会跟着资源走!”

“可是,恐怕到我们老了,你说的铁路都修不起来。都说了几十年了,还只是口头说说。” 林芝提醒。

“你说的对啊。” 黄一士叹了口气,明瀼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没有战略价值,也没有什么重要的大宗物产,铁路是他们都快退休的时候才建成的。

看到黄一士沉吟着,林芝热情地提供帮助,“你平时可以和同学们多聊聊啊,我们都是同龄人,一定有共同语言的。“

”话不投机半句多。“ 黄一士脱口而出,立刻觉得太过了,连忙找补,”我知道有很多人觉得我太孤傲了。对于亲朋好友的误会,我还是会解释一下的;至于其他人,为啥要浪费时间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