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助秦 85(2 / 2)

“还有,田文的治国能力,也不如李悝、翟璜。”

“田文当了魏相,吴起当然第一个不服。”

“是啊,这样说来确实差得远”,秦公不知张仪何意。

“但是,孟尝君面对不服气的吴起,却讲出了他的理由——当时的魏国,国君年少、国内不安,百官不归心王室,百姓不信任魏国朝堂。”

“在这种艰难的时候,魏国民众,应该指望吴起呢,还是田文?”

“咦”?嬴驷对这个问题有些疑惑。

“田文善结交,朝堂内外,人缘极好。他没有大的军功和威望,也恰恰对年少的魏侯没有威胁,还能很好地听从和执行魏侯的命令。”

“所以,谁当魏相更好呢?”

“这样看,当然是田文更好”,秦公想起君王之术,不禁在心里挨个思考秦国朝堂上的樗里疾、公孙衍、司马错、嬴华等人。

“接下来,就是张仪先祖曾参加的阴晋之战。”

“此战,吴起以五万魏武卒破秦军五十万,打得秦国尽失河西之地,几近迁都。”

张仪注意了一下嬴驷的脸色,看来有了先前的铺垫,此刻秦公显得十分坦然。

“吴起为魏国建立如此功业,却未料田文去世后,年轻的魏武侯魏击又让公叔痤当了国相。”

“那看来魏武侯跟他爹文侯的担心是一样的咯”,嬴驷顺势推演。

“是也不是”,张仪不置可否,继续自己的讲述。

“公叔痤曾在私下里,数次提及吴起今后必反。而魏武侯却对吴起信赖有加,并不相信公叔痤的推断。”

“吴起后来是逃到了楚国”,嬴驷对此倒是很清楚。

“当时的魏武侯,倚重吴起的能力,认为吴起有大功四件。”

“哪四件?”

“变法而创魏武卒,此乃大功者一。”

“嗯,当时的魏武卒,确实天下无敌”,嬴驷点头首肯。

“其二,凡战,大胜七十二,完胜六十四,其余平手,无一败绩。”

秦公嬴驷又点头赞道:“堪称兵家圣人也。”

“秦赵楚三国合纵攻魏,吴起战而胜之,此乃三也。”

“西逼秦国几乎灭亡,迫使秦公及秦军将士,临战皆高唱悲壮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其四也。”

说到秦国羸弱的过去,嬴驷禁不住咬牙点了点头。

张仪话锋一转,说道:“可是公叔痤却提出吴起不可为魏相的五大罪状。”

他刻意加重了“五”的语气,以强调公叔痤认为吴起罪多于功的论断。

“哦,又是哪五大呢”?嬴驷追问。

“罪者其一,贪而好色。”

秦公摇摇头:“用人的话,这算不得什么大罪过。”

“其二,叛鲁投魏。”

秦公又摇摇头:“良禽择木而栖,这也不算。”

“其三,杀妻求将。”

秦公想了想,又摇摇头:“这个不好说,好似有些勉强。”

“其四,为人嚣张跋扈。”

秦公立刻摇了摇头:“这也太欲加之罪了。”

“其五,功高震主。”

秦公这下没有说话,沉默了很久,才说道:“魏侯自己没本事,怪不得大将有功。”

五点讲完,张仪心中暗喜,秦公的反应已经让他摸透了这位国公的心性,更知晓了这位君王的用人之道。

秦公显然为人大度、心怀伟业,绝不是一个多疑好妒,以致首尾猜嫌、腹心离阻的昏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