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助秦 85(1 / 2)

======

公元前三百二十九年六月二十一日

玄黓执徐-戊申月-辛巳日

荧惑入轩辕

弦月伴执法

岁在垒壁阵

烁而大明

======

窗外的阳光有些晃眼,张仪睡了一大觉以后,觉得神清气爽,天灵盖都感觉开了窍一样。

他挠了挠头,笑着自言自语道:“梦里仙人点化吗,怎得忽觉悟性大长一般。”

张仪拿起佩剑系在腰上,这是祖上跟随大将吴起征战获得的赏赐。

自己这一脉的张氏祖先,也算是靠着军功给自己留了一些家业,奈何接下来的历代不成器,到了张仪这一代,已经平庸得荣光不再了。

这是张仪立志并拜入鬼谷子门下,誓要有所作为、光宗耀祖的原因之一。

自从昨日在秦国朝堂上,当着秦公的面与众秦臣辩论后,只隔一日,秦公嬴驷便要单独召见自己,张仪自然要精心准备一番。

出门前,张仪专门去拜谢了贾舍人,没有他的帮助,张仪根本没法入秦,也没法被引荐给秦公。

贾舍人陪着张仪来到秦宫后,一个内侍候在宫门口,领着张仪到了一处隐秘的后殿。

嬴驷正在殿外舞剑,几番动作下来,觉得浑身发热,微微出汗。一招回首望月后,瞥见张仪正拱手静立在身后。

“哦,先生何时到了啊”,秦公笑着将剑扔给旁边的侍者,上前引着张仪到水池边的石桌落座,立刻有侍女奉上茶水和汗巾。

“先生,尝尝我秦国的茶如何啊,此物来自蜀地”,嬴驷一边用汗巾拭汗,一边请张仪喝茶。

张仪于座中拱手,端起茶盏浅尝一口,赞道:“清香扑鼻,醒神通窍,真好!”

“呵呵,蜀地道家还称此物可行气解郁、延年益寿。”

“仅凭此物,即可知蜀地物宝天华。哎,若能为我大秦国土,秦国何愁不强”,嬴驷放下汗巾,将茶水一饮而尽。

“秦公雄心壮志,张仪如有幸,愿效犬马之劳”,张仪小心奉迎着秦公的心思。

秦公放下茶盏时,斜瞟了张仪一眼:“哦,先生昨日说,入秦本为名利而来。可先生是魏人,为何不在魏国大展一番抱负啊?”

“是的,张仪乃魏国安邑张氏后人……”

“哟,安邑张氏乃黄帝之后,远比我嬴姓更加古老尊崇啊”,秦公打断了张仪。

张仪吓得连忙起身拜道:“张仪不敢,张仪提及家祖,绝非此意。”

嬴驷笑了笑,对于自命不凡的家伙,他向来看不起。

眼前的张仪,还算谦虚谨慎,所以没有过于在意,请他落座细说:“先生之言,尚有他意?”

张仪回道:“是的,秦公刚才问我为何不在魏国一展抱负。张仪正要因此讲一番魏国吴起的故事给秦公听。”

“张仪的祖辈,曾在吴起手下效力,还曾参与过魏秦的阴晋大战。”

嬴驷的脸色阴沉了下来:“阴晋之战啊,五万魏武卒就战胜了我秦国五十万将士。先生的祖上也是魏武卒吗?”

张仪看出了秦公的脸色,他要的就是以此敲打秦公,从而游说推广自己的主张。

“正是,魏武卒名扬天下,吴起堪称兵家超凡入圣者。”

“阴晋一战,秦国元气大伤,不得不连番割地求和,窘迫以致于几近亡国。”

“可是秦公可曾想过,短短几十年间,局势逆转。以至今日,秦强魏弱呢?”

嬴驷顿时来了兴趣,双手按住案几,倾身向前:“先生教我。”

张仪凝视两眼放光的秦公,确定其对此满怀兴趣后,才将腹中早已预备多时的说辞娓娓道来。

“先说这名利,历代魏王就小气拘谨得很。”

“阴晋大战前,屡立战功的吴起,一直是朝野倾心的魏相人选。”

“吴起的战功,为其换来了不少利益,但是魏相的名望,文侯魏斯却给了田文,秦公可知为何啊?”

“为何”?秦公此刻端起身子,饶有兴趣地听张仪讲故事。

“孟尝君田文,本为齐国人。到了魏国以后,带兵不如吴起,强国不如吴起,守卫疆土不如吴起,所有的功勋都远不如吴起,日常行事又与吴起的作派不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