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1 / 2)

淮王和安文煜、安文霄一语未发,径直回到安雀阁商议。

回到安雀阁,四人坐在偏厅,确无人说话。淮王坐在桌子旁,旁边茶杯已倒,茶水洒了一桌,流到地上,淮王双臂垂在腿上,眉头紧闭低头不语;安文霄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一会儿想说什么下面又说不出来,一会儿又狠狠的叹气,手中拿着手谕不知如何是好;赵襄子背对的其他人,双手背后,看着墙上的乱石竹林叹气,默默不说话;安文煜坐着一直拿着茶杯,茶到嘴边刚刚要喝,突然又放下,扫了大家一眼。

“这手谕有什么用,既没有人认,又不让拿出来,堂堂天子。。。。”安文霄刚要往下说。

“闭嘴,休要胡说”,淮王斥责道。安文霄不敢继续往下说。

这是,有人在外敲门:“王爷、世子,门口有一位公公,自称赵括前来拜访”,长安声音从外面传来。

“赵括?他来干嘛?”安文霄疑惑到,看到安文煜和赵襄子一脸疑惑,“就是我们第一次来送我和父王来到的那个公公”。

安文煜和赵襄子对视了一眼,安文煜对长安说道:“快快请进。”说着推开了大门,整整了衣冠。

淮王问:“煜儿,此人如何?”

安文煜说道:“在宫里这些年我虽很少与人结交,不过还是隐隐有耳闻,赵括是除了皇上身边李道总管外,最信赖总管,据说李总管年纪大了,后面最可能的接班人就是赵总管了,此人对皇上性情、喜爱、脾气了解最为清楚。”

“那他此次前来,是为何?”淮王有些不安的说道。

这时外面传来脚步声,屋内几人都站起来,出门站到门口,看赵总管带着四五个小公公一同前来,赵总管看见一众人,立即边走边躬身行礼说道:“有劳王爷、世子,我一内宫之人,岂敢劳王爷、世子亲自迎接。”

王爷含笑说道:“总管说得哪里话,这些日子多谢总管照顾,不知总管今日驾临,有失远迎,还望见谅。”

“王爷客气了,咱们进屋说。”

进屋后,赵括让身边小太监依次进来,排成一排,每人手中端着物品。赵括说道:“皇上说过,此次王爷救驾有功,功不可没,特让我从内库中选出一些珍贵物品来赏赐给王爷世子的,这些都是这些年来皇宫外进贡的珍宝,王爷请看是否满意,不满意在下还可再为王爷挑其他的。”

“皇上赏赐之物,已经是对臣下莫大的荣耀,怎敢挑剔,总管见多识广,眼光定不会错,这次有劳总管了,谢总管周到安排。”

安文霄看了一眼,轻哼了一下,把脸扭到一边。

“长安,叫人接好赏赐之物,一定要安全妥当安置好。”王爷说道。

“是!”长安拱手,伸手请各位小公公一同出去。

这是,赵襄子上前,“赵总管难得来一趟安雀阁,可否赏一杯茶说说话。”

“这位是?”

“这是长子的老师,赵襄子,从入京以来就跟随我儿在京。

“原来是鼎鼎大名的赵襄子,连皇上都说过,论谈古论今,知识广博,除了我朝集贤殿大学士外,赵襄子可有一比啊。”

“总管过奖了,怎敢和大学士相提并论。”

大家进入屋中落座,闲谈了几句。

说到皇上身体安康时候,赵襄子话锋一转:“赵总管,不知今日退朝后,皇上可安好?”

赵总管轻笑了一下,然后带着忧虑口吻说道:“皇上一个月未上朝,需要处理政务多如牛毛,无暇顾及其他。”这时,赵总管看到放到一旁的手谕,慢慢起身拿起来:“人嘛,都有紧急时刻,难免无法多加考虑,仓促决定。想当年,刘邦为了让韩信出兵,不也许诺属地无数嘛。”然后笑了笑,把手谕放回原处。

其他人听清了这话中之话,均无言。

“王爷,在下在皇上身边办事,不敢多加逗留,在下该走了”,说着向其他人行礼。

淮王也不敢挽留,这时,赵括突然上前轻轻扶了一下淮王的胳膊,说道:“淮王,东西在不在不重要,更重要的是皇上的心在那里,既然已经没用,不如顺水推舟做个人情。”

淮王一时没听懂,正在思索之际,安文煜和赵襄子突然明白了,同时相视一下,四人面面相觑,淮王和安文霄依旧不解,只有赵括眯着眼睛点点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