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义学阿瞒26(1 / 2)

他虽然不擅长作诗,但这并不妨碍他借用别人的诗句。

反正用的是后世之作,张玉乔也不会察觉。

于是他高声吟唱:

“朔风吹雪野茫茫,一曲胡笳泪万行。

犹胜琵琶愁出塞,李陵台畔月如霜。”

张玉乔闻之心弦一颤,她从未料到李小军竟有如此才情。

此诗虽写三国时的蔡文姬,但又何尝不是在说她张玉乔自己呢?

张玉乔心中轻叹,她与蔡文姬的遭遇竟是如此相似。

想当年,蔡文姬被匈奴掳走,被迫下嫁左贤王,即便在塞外,也时刻怀念着大汉。

而她,被鞑子俘虏,不得已嫁给了李成栋,身在清营,心却想着大明。

李小军通过这首描绘蔡文姬渴望归汉的诗,不仅传达了他对张玉乔当前处境的理解,

更在激励她,像蔡文姬那样,离开李成栋,重回大明的怀抱。

就在张玉乔心潮澎湃之际,又听到李小军继续吟唱:

“不惜千金赎蔡姝,阿瞒高义古今无。

独怜他日王髦剑,北海何曾贳两雏。”

此诗更让张玉乔心动不已。

诗中通过赞颂曹操救赎蔡文姬的义举,含蓄地表达了李小军也愿像曹操那样,将她从鞑子的魔掌中解救出来。

张玉乔心念一动,随即弹奏琵琶,轻声唱和:

“曾历沧海知水深,除却巫山难觅云。

初见将军英气存,丹心一片照汗青。

岁月同窗情已深,忠诚不渝守故园。

月下曹营思先主,愿君知我意绵绵。”

唱罢此曲,张玉乔羞红了脸颊,丢下琵琶,转身匆匆离去。

李小军反复琢磨着她最后的两句诗:“月下曹营思先主,愿君知我意绵绵。”

他心想,“曹营月下思先主”,表面写关羽在曹营中对刘备的思念,但对张玉乔来说,“先主”二字,既可指大明,也可指他李小军。

而“愿君知我意绵绵”,其意更是不言而喻,既表达了对大明的眷恋,也似在向他李小军倾诉衷肠。

李小军不由得心生感慨,这便是才女张玉乔的才情与机智,一句诗便巧妙地表达了对大明的思念与对他的倾慕。

在广州皇宫内,佟养甲临时下榻于此。

此刻他正在御花园中漫步,见李成栋走来,便出声道:“李提督,你的帽子戴错了。”

李成栋闻言一惊,急忙摘下帽子查看。

那是一顶青金石顶的帽子,乃四品官员所戴,而他作为提督,理应戴红宝石顶的帽子才对。

李成栋心中暗叹,因李小军之事搅得他心神不定,出门竟连帽子都拿错了。

他望着手中的青金石顶帽子,那绿蓝色的宝石在他眼中显得格外绿。

李成栋和佟养甲在御花园中商议了一整天,都是关于起兵攻打肇庆的计划,疲惫至极。

回到齐王府后,他们像猪一样沉沉睡去,仿佛要把整天的疲惫都驱散掉。

当第二天清晨的阳光洒落,李成栋醒来,发现张玉乔并不在身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