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上山求解惑(2 / 2)

杜潜说:“听起来好像挺简单的,只是成了这样的佛有什么用?”

净法说:“这样的佛是一种境界,不能给人以物质上的享受,却能给人以灵魂上的升华。杜施主,你着相了。”

杜潜不理解净法说的什么着相不着相,继续问:“既是一种境界,而且这种境界那么容易达到,那是不是也很容易坠离?”净法听到杜潜这么问,一时不知怎么回答,师傅们教的时候,都未曾告诉过自己佛会不会坠离。手中念珠转了又转,育清、育静看见净法这痴痴地样子,捂着嘴在旁边偷笑。

净法实在想不出一个合理的答案,只好说:“他既已成佛,在佛教说来,便是一个觉悟者。既是觉悟者便有无上的觉悟,自然是不会从佛那个境界坠离的。”杜潜听了,觉得没什么道理,两个人又争论了一会儿,都觉得无甚趣味,也就越过了这个话题。

这边经殿里面几个经师看见这么多人聚在堂上,已经影响到正常的经文咏颂,外面还有人要往里进,人声十分嘈杂,都在问某句经文该如何解,可是那些经师细听却感觉自己并没有学过类似的经文,自觉处理问题,其中一个经师迅速从后门艰难挤出殿外去通知唐洪易和许彦。

唐许二人都在方聪房内,三个人正在讨论新出现的《太清元道真经》。方聪说:“这时候出现这么一部经文,道宗兴盛将在你我,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机会。”唐许二人正准备接话,就听到外面有急事,“经殿里挤满了人,都在问一部经文,我们并未见过,故此解答不出来,还请唐监院和许监斋前往解困。”

唐许二人一听,就要起身,方聪说:“二位师弟,你看吧!机会果然来了,我与你二人同往。”经殿外,有来问经解惑的,有来看热闹的。三人看已经挤不进去了,方聪站定运气,不急不缓地说:“各位居士,稍安勿躁。我是青芒观主持方聪,你们的疑惑,由我来解答,不要再往经殿内挤。”方聪的声音穿透鼎沸的杂音落入每个人的耳朵里,人群停止了骚动。见有效果,方聪立马说:“这本经文,我们也是今日才知晓,各位切莫心急,明日斋醮结束,我将在操练场上开坛讲法,专门解答各位对这《元道经》的疑问。”

有人问:“方主持,何不今日先解答在下一些细小疑惑,以宽在下急迫之情。”大伙听到后都附和起来,方聪见人群又有继续骚动的倾向,马上说:“这《元道经》失传百年,今日重见天日,真假尚需琢磨,即便是真的,其中有无篡改,会不会对修道造成阻碍,都需我们与荀老天师一同细细识别。”

听到荀老天师要解读这《元道经》,许多人神色中难掩喜悦,也有到处问这荀老天师有何妙处的,听完解释后或半信半疑或喜上眉梢,总之场面总算是控制下来了。

方聪说:“各位先各自回去,只待明日,方某决不食言。”

方聪这么说了,大多数人知道再纠缠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顿时人群散了一大半。唐洪易说:“明日就讲这《元道经》是不是过于仓促了?”许彦点头表示赞同,说:“唐师兄所言有理,再者荀老天师也不一定同意出山。”

方聪说:“两位师弟何必拘泥于此,‘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我们三个人今晚把这《元道经》好好研究一番,还怕捉摸不透吗?再者,即使我们捉摸不透,我们送一本上去交给老天师,老天师总是要写点注解的。我们多安排几次讲法也并无不可嘛。”

唐许二人见方聪如此说,也不好继续反驳什么。许彦突然想到一个人,又说:“方师兄,你如果不介意,其实我们观中还有一个造诣颇深的人物,可以与我们一同研究《元道经》。”方聪忙问是谁。许彦说:“兴源寺闻空大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