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黄雀在前(1 / 2)

周三的校外课,本来是刘主任自己去,但周二晚上都快九点了,她突然打电话通知明黎明天跟着一起去,第二天的课也无须担心,已经安排四年级的孙敬民老师代她去上。

安排得倒也合理,所以明黎压根没多想,只是赶紧翻衣柜把自己的工装提前拿出来熨一下,又重新看一一遍自己帮忙做的课件,确保所有东西都没问题,才放心的睡下了。

出门起他就觉得今天这安排怪怪的,按理说主任出去讲课,的确需要带个人帮忙,但基本是带着办公室秘书去,协助现场整理资料,或者快速添加元素,都能实现,但带着任课老师去的时候几乎没有。带着疑问打车出发,到了现场她才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与其说这是一次校外公开课,还不如说这是个竞争机会,不仅来了好几个学校的代表,而且好像最前面坐的是教育局的领导,副局长和秘书长还有好几个部长都来了,阵仗大得吓人,刘主任的脸色比平时还要严肃,吓得明黎大声都不敢出,生怕自己耽误事。

“明黎,今天的情况是这样,跟之前给学生授课不同,有领导在场,还有评分和评级,代表着我们学校的水准和脸面,如果后面需要灵活处理,需要你上去讲,你看怎么样?”刘主任语气尽量平静地说。

“刘主任,您就放心地讲,不管什么发散内容,您这水平绝对不在话下,需要我配合什么尽管吩咐,我现场修改。”明黎可没想着出什么风头,自己能不出面就不出面,万一捅娄子,可就不是自己一个刚工作没到两年的老师能解决的了。

刘主任闻言点了点头,又说:“现在讲究新模式教学,你的思维是比较活跃的,我们都需要跟你学习。”

“可别抬举我了刘主任,我跟孩子讲课那能一样嘛,在座的所有领导都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者,即使想看新模式,也肯定不是花里花哨的那种,您稍微增加点互动,就问题不大。”明黎思索之后,相对肯定地说。

刘主任倒是没什么主见,开口问:“你确定?”

“我觉得差不多是这样,咱们应该不是第一个上的,坐着看看情况再现场改课件也来得及。”明黎跟刘主任落座后,略带忐忑地开始听课。

前面结束了两个人,领导都没有点评什么,现场的气氛也越发紧张,还没上去的学校各自在盯着自己的课件,压根没心情听别人讲了,连刘主任都有点儿紧张,偷偷问明黎:“他们我看都是传统讲法,我们是不是应该改改风格?”

“他们不仅授课传统,连基本的互动都没有,无法确认学生是否听懂,怎么能决定是否要继续讲?我觉得内容没什么问题,风格也对,但方式和走位要稍微变化一点。”明黎冷静地分析,不用自己上去肯定也不紧张。

刘主任说:“我平时压根不是你说的那种讲法,一开始还能说服自己注意着,后面哪儿还能一直记得,万一连原来准备好的内容都打岔,就真的完蛋了。”越说她越紧张,都开始觉得课件有问题了,说自己准备的内容压根不合适。

明黎一看她这么老牌的优秀教师都开始紧张了,反而觉得轻松了,继续帮她找思路:前面引出重点,也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意思,但最好是结合陶渊明的生平和心境,分析他的所见所得是否是内心的具象表现;另外后面村子里的人邀请他又代表了什么,送他东西又代表了什么,结合孩子平时自己的梦境,凸显出来内心的真实想法……

刘主任这会儿压力蹭蹭涨,就怕自己拿不到高分给学校丢人,明黎说的话基本一句也没听进去,全程木然地盯着上台的人,看着他们嘴唇一张一合,脑子一片空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