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2 / 2)

早知廖后会派廖家的人来探她的底,却不想是以这种方式。人家既没指名道姓,又无公开作对,此时此刻除却一忍再忍,她尚无办法。

很快变数出现了,虽不着痕迹,清窈还是注意到某人身子微微一侧的变化。

原本应站在她的偏右后方的闻不生,此时竟因不远处台阶上遥遥走来的一名穿着粗布麻衣的监工而悄悄移动站至她的偏左后方。

那个位置无甚不妥,唯一不同,就是离穆家大小姐近了些,寸步距离的变化,却是能顾及与不在防护范围内的区别。

有人劫囚!

很快清窈就反应过来,而且单从有人直奔廖竑来看,不仅劫囚,怕是还有刺杀。

不出意外,世子戎祎亦在他们的刺杀名单上,毕竟那可是峣姜未来的王,既然要下手,自然多一个是一个。

思索片刻,清窈稳定心神,朝戎烈的方向悄悄挪了几分。下一瞬,刺客的刀就落到了众人中间。

戎烈反应最快,顺手就将离得近一些的清窈拉开了。

虽然戎祎离得他们也近,不过站在戎烈的角度似乎并没有要搭救自己这位同父异母的亲哥哥的理由。

廖竑这家伙反应也快,不过余光扫到刀尖,立刻就将身旁的解束公主拉到跟前挡着,而他自己则与戎祎闪身向后退去,同时还不忘要将一旁的穆姻也拉去挡刀。

这种情况下,闻不生哪里能容忍。防御不如攻击,他反身就将只知专心攻击的刺客一脚踹了出去。

塔台之下,刹那间不知从何处冒出来许多手持刀剑之人,穿过众多的奴役,冲去铁笼周边。

督台之上也无差漏,他们身着奴役和监工们的衣服,突然化身刺客,一股脑蜂拥而上。

关键时刻,那些仕家弟子们抱头鼠窜,倒是差点被刺中的廖竑半点也不见意外,冲着半空高喝一声“上”,便又不知从何地冒出许多护卫来,与那些刺客缠斗在一起。

为首的刺客是来刺杀廖竑和戎祎的,尽管廖家小公子似乎提早有所防备,依旧防不住人家武艺超群,突破层层防卫。

对清窈来说,戎祎若是在今日就死了,那可当真是大大不妙了。

好在这帮人中间还有个韩嵩,远征大将军的名号也不是凭空得来的,二话不说就同那刺客打斗起来。

既是打斗,自是不长眼的。眼见刺客后续愈发落败下来,多余的力气,让韩嵩心里不免开始盘算起来。

他先是朝清窈身处的位置看了看,待确定方位后,便打算在潜移默化之间将刺客带过去。

刀剑无眼,究竟是刺客会率先伤了这位小公主,又或是他出手误伤,就看天意。

他想得很好,即便今天是要自己亲自出手才能杀了琅朱公主,无非一时之失,待日后两国起兵,朝中缺将,王君到最后也只得从轻处置于他。

然而这位驰骋沙场的韩大将军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目光落到对方身上的那一刻起,清窈就已猜到他心中所想。

是故不待那位韩太尉打杀过来,她便迈着慌乱地步子,紧张地向后退去,身后的台阶也全当视而不见。

转瞬之际,果不其然的被拌住,仰头向后倒去。

只一声娇嗔地低音呼救,立刻就吸引到身旁戎烈的目光。到底是身法飞快的将军,顷刻间便将她护在怀里。

坚硬壮硕的胸膛炙热滚烫,有一股肃穆风沙的味道。

若非得分个高下,韩嵩生在经验更丰富些,戎烈则胜在年轻力壮些,二人谁输谁赢还真是不好说。

且不说琅朱公主的侍女已经扑身上前,见此情形,韩嵩身为臣子,总不好上前推开戎烈,非要将他怀里的清窈打杀,只得憋着一口气,将计划作罢。

被这一幕刺激到的还有穆姻与戎祎这对未来夫妻,美目流盼此刻只余泪眼婆娑,穆姻垂头,不知是否早已落泪;

刺客们皆被拿住之时,戎祎火急火燎走上前来,将刚刚站稳的清窈拉至自己身后,怒火滔天般瞪着跟前的戎烈。

清窈则不疾不徐地扫视四周,一旁解束公主还倒在地上,刺客靠近之时,她被吓得跌倒在地,并未被刀剑伤到,大概只是一些轻微的扭伤,程嫣正在旁边扶起她。

督台上的刺客一一被就地正法,廖竑再无所顾忌,他贴近栏杆,向下望去,一边拍去身上的灰尘,整理衣襟;一边狠狠打量木塔下的情况。

这帮“劫囚”之人,有些还在同护卫打斗,有些则围拢在铁笼四周用刀剑拼命砍着铁链,然则即便他们打击的火花四溅也难从精铁上破开半点口子。

笼中的女人自始至终昏厥着,并不知道有人为她如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清窈甚至有些羡慕她,至少有人愿意为她拼命,哪怕是用自己的性命来换。

布瓦一族恐是倾巢而出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