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阿义01(1 / 2)

1948年5月

阿义的祖父辈没啥能耐,当了一辈子长工。除了养了几个孩子,留下两间东倒西歪连一块砖都没有的泥房子,啥也没了。阿义的父亲老秦不想这样活!他就跑去当纤夫,沿着长江,给跑船的东家拉纤,卖苦力糊口。他就一个想法,拼一个年轻力壮,搏一个苦尽甘来!

老秦三十好几的时候,终于攒够了钱能娶媳妇本。讨媳妇要有房,老秦觉得造房子费钱,而且房子搬不走,不如买个船。有船就可以跑运输、可以捉鱼,晚上还可以当房子睡。于是,他娶了个便宜的媳妇,余下的钱买了条小木船。

他到处接活,给人跑货。老秦跑货,卖点是有力气——货的装卸不收钱,他自己弄,给货主省钱。没生意的时候,他就一边等生意,一边下水摸河蚌,掏螺蛳。日子时好时坏,饿不死吃不饱的。

阿义是生在船上的。老婆临盆的时候,老秦赶紧到岸边偷了些稻草铺着当褥子。家里就那么一床破被褥,沾了血要洗,全家可就没东西盖了。孩子生下来,媳妇自己剪了脐带,拿块布把孩子擦抹干净,拿蜡烛包包了,完事。老秦想着将来找个机会,让孩子学门手艺,不能三代人都靠卖苦力活着,所以就给孩子取名叫学艺,至于后来为啥叫阿义,那是后话了。

老家这地方,古来就不太平。闹完了长毛闹土匪,闹完土匪脑闹军阀。各种部队打来打去,走马灯似得换长官。土匪猖狂、战乱多了以后,有钱人都跑了,做生意的也跑少了,老秦的跑船生意也就淡了,他有劲也无处使了。好在老秦没有盖房,所以不需要每天回家,就比其他船户灵活。跑完一单,他就在本地等着下一单,货去哪里,家就在哪里,渐渐成了四海游荡的局面。

阿义这孩子,从小身体就好,自小连个伤风咳嗽都没有。有个老头说他筋骨好,抗打耐用。只是,这样的人平时没问题,一旦有问题,那就是泰山倒,一步完。阿义从小不老实,好打架。这也怨不得孩子,码头上各路神仙都有,老祖宗传下的五花八门,行行都在,真正的江湖之地。没点狠劲,那就只能被旁人欺负了。

阿义不识字,平时写自己名字,也是画个一字作数。但他爱听好汉故事,爱听梁山好汉,爱听隋唐演义程咬金。阿义14岁的时候在码头遇到了高人。一个苦力告诉他,打架不是练武,别整那些虚的,翻跟头打旋子啥的那都是江湖把式。打架就是快阴狠,一招鲜吃遍天。阿义得了启发,又求着苦力教了两手。回去练了一阵,实战起来专拣对方软的地方打,什么戳眼睛、凿肋骨、掏裤裆,往往一招得手,对手躺平。又仗着体格好,抗得打,居然打出了小名气。

靠着这手本事,阿义除了帮着老秦弄货,有时还会给朋友助拳,人家会给点感谢的东西,什么咸鱼土产之类的。阿义就拿回家,让老母亲做了给弟弟妹妹吃。老秦虽然担心,但知道说了也没用,世道乱成这屌样子,咋样能活咋样活呗。

阿义20出头的时候,家里出了状况。在山东跑货的时候,一家人不幸碰到了抽壮丁的部队。阿义靠着装瘸子躲过了这场祸事,弟弟老实被拉走做了壮丁,从此再也没见过。货也丢了,货主报官,判了老秦卖船还钱。

这一趟,丢了人没了船,老秦没得法子,只好回老家,野地里起个草棚,觉得自己一把岁数,是没机会再起势了。老秦问阿义的想法,阿义说之前在上海跑货认识了几个朋友,要去上海谋生。老秦就同意了,说在家活着生不如死,不如出去试试。阿义就拿了破衣服,出奔上海去了。

阿义就来到了苏州河边,找到那几个朋后,说的也很直接,老家过不下去了,出来讨饭吃。昆山来的小徐搔搔头,说倒是有活,就是不知道阿义肯不肯干。阿义说,身上角子(零钱)都没一个,哪这么挑剔。

于是阿义被带到了苏州河边的肥料公司,其实就是掏粪工人联合体。肥料公司具体的活就是撑了船沿着苏州河,一个点一个点的靠岸,等着岸上的弟兄用粪车,把从各家各户亦或是大众厕所里的粪便集中装走。大船满了,再运到农村,卖给农民作肥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