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四大发明:印刷术3(1 / 2)

  肉眼可见,那些没有被刨平的小凹痕,这时候便又被“浆糊”填平了。

  与此同时,木板的表面也被软化、湿润。

  这样一来大概是更容易印上字吧。

  【宋代的雕版印刷,通常多用木板刻字,不过也有的会用铜板雕刻。比如上海博物馆,就收藏有北宋时期“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刷所用的铜版。】

  春秋战国时期的君王们一听。

  这铜版的雕刻印刷,听起来固然还不错,仿佛会比木板的器具,更为耐用一些。

  但显然,这种制作对技术的要求更高。

  如果想要像“造纸术”那样,大批量生产使用的话,用铜版雕刻,估计不太现实。

  嬴政与刘彻也是这样认为。

  他们还听见什么“上海博物馆”,博物馆是一种存放、或者展示历史物品的地方吗?

  嬴政不由得想起之前的“秦始皇陵”,他的陵墓都已经供后人参观了,还收门票。

  尤其是,门票好像还很便宜!!

  嬴政:“&%#&%#……”

  不知道,刘彻的陵墓,是不是也是如此。

  嬴政默默注视着天幕,无论视频是只介绍木板印刷,还是也会介绍铜版印刷——

  他反正都是赚了的。

  【我们今天主要介绍的,还是木板刻字。简单地说,就是先在纸上写好要印刷的原稿,然后反向贴在木板上,然后使用刻刀,将原稿里面、非图文的地方刻去,这样就成为了印板。】

  将非图文的地方刻去……?

  一开始,很多人没太跟得上思路与节奏。不过天幕上,很快就出现一则动画。这则动画,简单而直观地说明了雕版印刷术的过程。

  首先是一张白纸,出现在苍穹之巅。

  因为横亘于天际的光幕十分巨大,所以这张白纸也显得非常大,从底下看起来蔚为壮观。

  接着出现一只右手。

  这只右手提着一支毛笔,在白纸上开始书写,晃一晃片刻便写好了一列列工整的文字。

  这便是待会儿要印刷的内容。

  然后,那只右手将这张纸掀起来、贴在木板上,有字的那一面朝下、与木板相贴。

  这时候的字,显然与正常的文字是相反的。等到印在纸上的时候,就又回正了。

  墨子:对对,是这样的。

  鲁班也想到了这一点,雕刻的时候应该反着雕才行。

  再然后,便是很多人有所疑惑的地方。

  只见那右手执着刻刀,将木板上的反体字墨迹,刻成了凸起的样子,天幕称其为“阳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