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鲜卑打来,蔡邕逃难! 6(2 / 2)

笮融意图辩解,却被高顺适时打断,“笮大人,无需赘言,还请回吧。”

而此时的刘毅,却双眼虚视,对当前情景熟视无睹。

刘毅的精神状态飘忽不定,时而清醒,时而混沌。

关于蔡邕朝代的言语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记忆,使他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模糊的自我认知,沉浸在自我探索中,试图拼凑起完整的自我形象。

笮融未能洞察刘毅内心的波动,仅觉被无视,愤怒的情绪更加高涨。

他心胸狭隘,难以感恩,更不用提忍受丝毫的轻蔑。

笮融强压怒火,理智告诉他白昼不宜生事,故而勉强挤出一丝僵硬的微笑,宣布告退。

蔡邕对笮融这类人物未再多费口舌,仅以礼节性的拱手作为送别。

笮融带着随从悻悻而去,临行前还不忘向蔡家大门投去怨恨的一瞥。

……

大汉帝国辽阔的北地,每当秋季降临,便洋溢着一种萧索的氛围。

晴空万里,秋意正浓,这本是北方游牧部落举行狩猎庆典的时刻,但对他们而言,这秋猎更多是掩护其南侵劫掠的幌子。

在游牧民族锐利的目光中,富饶的中原仿佛是唾手可得的丰美草地,只待他们收割。

自檀石槐统帅的鲜卑部族兴起,大汉帝国的北部边疆便陷入持续的动荡。

自熹平五年以来,成群结队的鲜卑铁蹄跨越边界,对大汉疆域造成了重创。

九原、西安阳等地相继沦陷。

幸运的是,随着檀石槐的逝世,鲜卑内部出现了分裂,边境地区在刘毅踏入这个世界之前,享有了短暂的平静时光。

笮融在离开蔡府后,心中便开始密谋对蔡邕家的报复。

他原本计划延后行动,以避开嫌疑,确保自己的行为不被轻易关联。

然而,世事无常,正当这几年鲜卑部落未有大的侵袭,人们以为和平将至之时,鲜卑人却如同狂风骤雨般再次南下,掀起了一场掠夺风暴。

消息传至五原郡,整个郡县即刻笼罩在恐慌之中。

诸如西安阳这样的边陲小镇,城墙薄弱,根本无力抵挡鲜卑大军的铁蹄。

于是,镇的居民纷纷弃家逃亡,涌向五原郡的核心地带——九原城寻求庇护。

在这紧急关头,笮融的复仇图谋不得不暂时搁浅。

因为就连蔡邕一家,也混杂在逃难的人潮中,匆匆向九原城避祸而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