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鲜卑打来,蔡邕逃难! 6(1 / 2)

“怎可这般无礼,指向我家公子?”

高顺拨开笮融指向刘毅的手指。

在这样一个礼仪之重的社会,即便是简单的指摘动作,亦是对人极大的不敬。

尤其针对那些身份显赫之辈。

高顺深知刘毅失忆状态的特殊,故此挺身而出,捍卫刘毅的尊严。

蔡邕同样捕捉到了笮融失礼的举止。

汉代士与庶的界限分明,士大夫阶层尤为重视彼此间的礼节与尊重。

刘毅作为蔡府的宾客,其受到的任何不敬,无疑也折损了蔡邕作为东道主的脸面。

在蔡邕这位文人雅士的眼中,刘毅的书法才情堪比大家,透露出深厚的世家底蕴。

而在高顺这位武人的眼里,刘毅的武艺超群,无疑有着将门之后的风范。

尽管刘毅时下境遇不佳,却不是随便可以被人轻慢的角色。

笮融的行径使得蔡邕对他的评价愈发低落,甚至没有主动向他致意。

笮融,一个复杂人物。

曾是陶谦的下属,因私欲膨胀而背叛,因打不过陶谦而逃离。

后辗转于赵昱、薛礼之间,每次都以背叛和血腥终结,最终在刘鹞部下朱皓处找到避难所,其行径令人不齿。

笮融怀揣着膨胀的野心与有限的能力,心性狠厉。

他虽邀蔡邕共襄浴佛盛举,却对细微的不敬反应过度。

自封为湿婆罗转世的笮融,在信徒的簇拥下愈发自大,对任何挑战其权威者均扬言报应不爽。

历史,笮融终因恶行累累,被山越人处以斩首,首级作为战利品送往刘鹞之处,验证了因果循环的古老训诫。

“笮大人,莫非我家刘公子有何不当之处,惹得大人动怒?”

蔡邕虽以“大人”相称,语气中却无半点恭维之意。

蔡邕深知刘毅的价值,即使其失忆懵懂,也不容许外界对他的客人有任何不敬。

“阁下便是蔡邕?蔡伯楷?”笮融察觉到蔡邕的不悦,望着眼前衣着朴素的两人,心中满是狐疑,眼前景象与他所闻那位声名显赫的蔡邕大相径庭。

“在下便是,身份已明,至于信与不信,全凭大人判断。”

“寒舍简陋,恐难符大人身份,还请海涵。”蔡邕面对笮融的质疑,态度转冷,言语间已含送客之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