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披荆斩棘17(1 / 2)

前去实地考察的林小慧、黄勇、岑正清、欧阳秋雨陆陆续续到了,七点三十分,蒙应书还没有出现。胡志远问黄勇:“昨天晚上是不是喝醉了?你去叫一下蒙应书,叫他快点,别耽误了大家的时间。”

“昨晚我和岑正清不喝了,他和莫永胜还在喝,应该不醉呀!”黄勇边着蹬、蹬、蹬跑上楼去边拍门边喊:“蒙应书,起来了,出发了,就差你了,搞快点。”

蒙应书把门打开,一副没睡醒的样子打着哈欠说:“起那么早干嘛?不让人睡觉?”

“你是不是搞忘了,今天早上要去高山乡高原村井边组进行实地考察,大家都到了,就差你了,快点。”黄勇说着蹬蹬蹬下楼来了。

蒙应书伸着懒腰说:“哦,知道了。”

不一会蒙应书也到了,胡志远看了蒙应书一眼说:“大家都是年轻人,要有时间观念,做事不要拖拖拉拉的,出发。”

经过街上粉店时,胡志远知道蒙应书起那么晚,来不及做早餐吃,就问蒙应书:“还没吃早餐是吗?”

蒙应书应了一声:“嗯”

“赶快去吃,还有哪个要吃的,赶快去。”胡志远大声说。

蒙应书说:“不吃了,耽误大家时间不好。”

“尽会说好听话,再忙也不在那几分钟,不吃的话,也许还没有走到井边组,你可能就饿得走不动了,吃了再走。”胡志远说。

没吃早餐的黄勇、岑正清、欧阳秋雨也跟着去了。胡志远看着没戴草帽的林小慧问:“怎么不戴草帽?秋高气爽的早上是凉爽,九点钟后就慢慢热了,中午后太阳一定很毒,你受得了?把你晒黑脱皮不要紧,就怕中暑。”

“头几天忘买草帽了。”林小慧说。

“现在还不到八点,供销社商店还不开门,你在这等他们,我去别的小卖部看有卖不。”胡志远说。

胡志远很快走完了两家开门早的小卖部,没有买到,回来后,就把自己的草帽给林小慧戴上,林小慧正要推辞,胡志远说:“戴上。”

艳阳高照,尘土飞扬,开始大家还有说有笑,就像是秋游一样地快乐,当行程去三分之一的时候,大家就不在话说了,默默地跟在胡志远的背后走着,走着、走着,胡志远就把他们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到达三颗古柏,地名叫“三棵树”山顶上的胡志远见大家离自己还有相当远的一段距离,就去路边找来忍冬藤、九里光、海金沙编了一顶纯天然的野战“草帽”带在头上,坐在树下的石凳上乘起凉来。

满脸通红、喘着气、脸上全是汗水的林小慧第二个到达古柏树下,坐在石凳上乘凉的她,用草帽当扇子用,边摇边说:“师兄你走得太快了,体力耐力真好,我在后面奋力追赶,就差跑起来了,还是被你甩开得好远,原来秀云姐说你走路像风一样,我还有点不相信,今天领教了。”

胡志远说:“今天我还没有放开走,要是放开走,大家连我的背影都见不着,不过你也很了不起了。”

喘着气的林小慧说:“看来我还得多锻炼。”

第三个到达的是欧阳秋雨,满头大汗的她也顾不得淑女形像了,一屁股坐到林小慧身边的石凳上,喘着气说:“第一次在这么热的天走路,真的是又累又渴。”说着就伸手过来拿胡志远身边的凉茶喝。

胡志远说:“休息一下在喝,马上喝容易得病。”

欧阳秋雨听胡志远这样说,知道他是好意,把手缩回来指着还未到达的黄勇他们说:“几个大男人还比不上我们两个姑娘。”

胡志远说:“走路主要靠的是耐力和精、气、神,女人耐力天生比男人好,不过慢慢锻炼就好了。”

不一会,黄勇他们也到了,个个累得趴在地上叫苦连天地说:“好大的太阳、好热的天,全身都是汗,好累、好累。”

胡志远说:“你们是缺乏锻炼,往后多锻炼就好了,休息一下。”

十分钟后,胡志远拿着凉茶首先递给林小慧说:“大家喝点凉茶解渴,但不要用嘴对着瓶口喝。”

林小慧喝好后递给欧阳秋雨说:“师兄,你这凉茶有点怪怪的,但味道真好,喝来真舒服,又解渴。”

“这凉茶配方是离休的周站长教我的,里面有苦丁茶、蜂蜜、少量盐和几种草药。”

欧阳秋雨喝好后递给黄勇......最后喝的是蒙应书,他说:“可以教我们配制凉茶吗?”

胡志远说:“我答应过周站长的,独家配方,概不外传。”

欧阳秋雨说:“好东西不分享,就可惜了。”

胡志远不想作过多的解释,就说了一句:“诚信是人的根本。”

林小慧盯着胡志远头上的特色草帽看了又看,好奇地问:“师兄你草帽上的藤藤草草是药吗?”

“认得会用就是药,上面有好几种草药,你们认识吗?”胡志远取下头上带着的“草帽”递给大家看。

大家都摇头说:“不认识。”

胡志远指着“草帽”上的草药说:“这三味草药是经常见的,一味是忍冬藤也就是金银花藤,有清热解毒消炎作用,一味是九里光也叫千里光,有清热明目作用,主要用于眼疾,一味是海金沙,有通淋利尿作用,主要用于通淋血尿。大家不相信,带回去查药书,要是我错了,我负责请大家吃一餐。”

蒙应书说:“胡站长,那意思是你认识很多草药了?”

“不敢说认识很多,但是常见的和常用的都认识,在校时认识部分,工作中,谦虚地向同行请教,又认识一些,特别是已经离休的周站长教了我很多。”胡志远说。

黄勇说:“那你也可以教我们呀!”

胡志远说:“我是想教,有人愿学吗?要学好中草药,除了会用,最关健的一点是要认识它,并且要吃得苦,因为有很多草药是生长在特定的环境下,我参加工作以来,周站长对我说:‘年轻人一定要吃得、走得、累得、苦得、脏得,只有这样才能战胜所遇到的一切困难,’他带我走过了很多地方,学会了很多东西,真是受益匪浅。”

岑正清问:“什么是吃得、走得、累得、苦得、脏得?”

胡志远说:“吃得,就是到农村去,不管是不是饭点,遇到叫你吃饭的,不管你饿不饿,饭菜好不好,都要吃,并且要吃饱,因为你不知道下一餐有没有吃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吃上饭。走得,就像今天我们所走的路一样,要在交通不便的地方,靠双脚利用有限的时间,去完成自己要做的事。累得,就是要在工作未完成时,即使就是累了也要坚持把所有工作做完。苦得,就是不管你到什么地方,无论工作、生活环境怎么艰苦,都能坚持下来。脏得,特别是搞畜牧兽医的人,一定要不怕脏,怕脏、怕臭是做不好本职工作的。”

“我是第一次听到五得,看来在基层工作真的不容易。”蒙应书说。

胡志远说:“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要不了多长时间,慢慢地,你们就会体会到我说的五得了。”

“不管它五得、六得,遇到了就去克服。”欧阳秋雨说。

林小慧很赞同欧阳秋雨的说法,站起来说:“大家也休息差不多了,走吧,也许井边组的人正等着我们。”

来到‘万年河’岸边的胡志远,回头看了身后,欧阳秋雨离他最近,林小慧他们离他还有一段距离,就到石拱桥上的狮子边坐下来抽着烟,第二个到达的欧阳秋雨,认真地看着桥头上的石碑,念到:万年桥,建于道光九年,由立旺富绅喻秀权出资修建。

欧阳秋雨问:“道光九年是哪一年?”

胡志远说:“是1829年,这坐桥已经快一百六十年了,过去有善心的富绅都爱出资修桥,以积善德,这样的石拱桥在上塘是很多的,要是把上塘区叫着‘桥区’一点也不为过,我知道的就有万年桥、阁上桥、风雨桥、百子桥、翰林桥、状元桥、庆丰桥、望月桥.....”

欧阳秋雨抚摸着胡志远身边的石狮问:“这是公狮还是母狮?”

胡志远说:“是公狮,母狮在它对面。”

欧阳秋雨问:“你怎么知道它是公狮?”

胡志远说:“公狮脚下踩着球,代表脚踏环宇,像征权力和统一,母狮脚下踩着一头小狮子,代表子孙绵长,表示母仪天下。”

欧阳秋雨说:“哦哦,原来是这样区分的。”接着指着护栏上的图案问:“那是什么?”

胡志远说:“那是麒麟,麒麟是神兽,很多桥上都有,”

欧阳秋雨问:“立旺在哪里?”

胡志远指着左边河岸上两百多户人家的地方说:“那就是立旺,未建乡时叫立旺人民公社,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多数是汉族,建乡后归上塘乡管理。”

欧阳秋雨指着右边河岸上几十户人家的地方问:“那里也叫立旺吗?”

胡志远说:“那叫立兴,居住的几乎都是布依族,上年纪的老人多数听不懂汉话,未建乡时归立旺人民公社管理,建乡后归高山乡管理。”

欧阳秋雨看着清澈、宽广、缓缓向东流的河水、绿树成荫的河岸,两岸边上的稻田里翻滚着即将成熟的稻浪,扑鼻的稻香阵阵袭来,感慨地说:“真是山青水秀、物产丰富的地方。”

胡志远说:“这里不仅山青水秀,姑娘长得水灵漂亮,而且勤劳、大方,凡是到立旺工作的男同志,几乎都成了立旺的女婿,并且还有跟着上海知青嫁到上海去的。”

欧阳秋雨说:“好像这里的姑娘很多情一样,我才不信哩。”

胡志远懒得和她作过多的解释,就说:“信不信由你,不过你回区上去,问一问你们站长,就知道我说的是不是事实了。”

欧阳秋雨心想既然你这样说我信了,不用去问我们站长了,但是我很想知道你在这里是不是有过故事的人呢?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就问:“你到过立旺吗?”

“当然到过,并且多次,而且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胡志远回答。

欧阳秋雨狡黠地笑了一下问:“立旺有你喜欢的姑娘吗?”

胡志远心想要是没遇到秀云,他在这里肯定也是有浪漫故事的人,想了一下说:“爱是讲究缘分的。”

欧阳秋雨听胡志远这样说,心想他在这里一定也是有过精彩故事的人,故意问:“这里的姑娘真的像你说的那样热情、美丽、大方吗?爱情故事真像你说的那样传奇、精彩吗?”

胡志远说:“乡村爱的表达方式是很含蓄的,不像大地方那样浪漫,不过很有传奇的色彩。”

欧阳秋雨说:“那你就把这里传奇的爱情故事说来听听。”

胡志远笑了笑说:“参加工作后第二个年头的春防,我在这里负责那段时间,由于春旱,有个阳刚、帅气,刚退伍安置到供销社油库工作叫艾安祥的小伙,也到这里来调查春旱需要抽水打田用的油料,他就住在我隔壁,一天下午我和他一起到河边来洗衣服,艾安祥是城里人,属生活能力差的那类人,他把衣服下水后,就不知从哪下手了,我就问:你在家里没洗过衣服?他说从来没洗过,我又问工作后也没洗过?他说脏衣服都是带回去给家里人洗,然后我就教他先打肥皂,肥皂打好后,搓一下,最后用刷子刷一下胸前、衣领、䄂口、衣脚,放到河水里清洗就可以了,他笨脚笨手地学着做了,但是还是不会,当时有很多姑娘在洗衣服,我见他身边有个身高1.58米左右、二十岁上下,瓜子脸、笑起来有一对迷人酒窝、一对乌黑齐腰长辫的姑娘正在洗衣服,我就开玩笑地说,叫你身边漂亮的姑娘帮你洗呀,艾安祥胆子还真大,真的开口说:姑娘能帮忙吗?还没等长辫姑娘回话,长辫姑娘身边有个正在洗衣服的姑娘大方得体的说:喻彩霞城里的帅哥都开口了,你就帮一下嘛!喻彩霞脸一红,就说人家是吃皇粮的。艾安祥说,吃皇粮的也是人,要是有人相帮就好了。喻彩霞回头看了艾安祥一眼,就说:关红梅我帮不会的哥哥,你就帮会的哥哥洗,谁知道关红梅爽快地说可以,说着就起身把我要洗好的衣服拿走,见我不给就直过去把艾安祥的衣服抱走丢在和喻彩霞的衣服一起。衣服洗好后,喻彩霞从不远处河里捞出鱼笼子,艾安祥见里面有很多小鱼、小虾,随口说了一句:用油炸来好下酒。关红梅很热情地说,那今晚就到彩霞家来吃饭。刚开始我还认为是人家随口说的,谁知道快到做晚饭时,我正要生柴火做饭,喻彩霞、关红梅结伴而来,喻彩霞说:不是说好了,今天晚上到我家去吃吗?怎么生火做饭来了,边说边把火熄了,通过饭间的相互了解,大家就成为朋友了,随后的日子里,喻彩霞、关红梅隔三差五地结伴约我和艾安祥不是到关红梅家去吃饭,就是到喻彩霞家去吃饭,有时还小饮几杯米酒,晚饭后经常一起到河边漫步,有月亮的夜晚还邀约到‘万年桥’上来欣赏月光下美丽的田园风光。半月后,我和艾安祥离开时,关红梅私下送我纳有‘并蒂花开’字样的鞋垫,不过我没有收下,回来后我才知道艾安祥收了喻彩霞纳有‘比翼双飞’字样的鞋垫,更想不到的是回上塘的第一个赶场天,关红梅就到畜牧兽医站来找我,我就问她有什么事,她说找12号兽用针去绣花,我就问12号兽用针能绣花?她说你不懂,接着又说喻彩霞和她一起来的,喻彩霞到艾安祥那里去了,我把12号针给她后,离开前她叫我一起和她去艾安祥那一起吃饭,我说赶场天忙你先去,忙完事我就过来。临走时她说,我等你,一定来哦!她走后周站长问我,这姑娘是哪的,我说是立旺的,周站长说:山美水美,漂亮姑娘多的好地方。陈顺祥笑着说: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肉粘肉。我说去你的,强盗逻辑。”

听到这里欧阳秋雨哈哈大笑地说:“故事很精彩,说明立旺的姑娘不但美丽,而且热情大方,难怪很多到这里工作的男人都成了这里的女婿,不过最后的结果是艾安祥和喻彩霞在一起了,你和关红梅散了。”

来到桥上的蒙应书问:“遇到什么高兴的事了?”

欧阳秋雨说:“胡哥说这里的姑娘非常美丽大方,而且多情。”

“真的吗?”蒙应书边说边往桥下看,见很多年轻的姑娘,有的挑着水、有的在洗菜、有的在洗衣服,他很想下去看看这里的姑娘是不是真的漂亮、大方、多情,就说:“胡站,能下去洗把脸吗?”

胡志远知道他下去的目的,心想:男人都爱看美女,就说:“想去洗脸的就去吧!”

蒙应书、黄勇、岑正清来到河边,看到年轻美丽的姑娘与清澈的河水交相辉映的美景时。

黄勇说:“真是山美水美,人更美。”

岑正清说:“好山好水出美女,果然名不虚传。”

正在洗脸的蒙应书盯着身边洗衣服的姑娘看了又看,心里感叹:眼前的姑娘,用出水芙蓉来赞美她一点也不为过。洗衣服的姑娘发现有人在盯着她看,大方得体地说:“哥哥,看够了吗?准备去哪里?”

蒙应书不好意思地把目光收回来说:“去高山乡井边组。”

姑娘说:“离这不远了,有时间到我家来作客。”

蒙应书说:“一定、一定.....”

这时传来了胡志远大喊的声音:“时间不早了,上路了。”

还是被林小慧说中了,昨天晚上高山乡的朱贵和乡长接到胡志远要到高原村来进行实地考察的消息,一大早就到井边组孟晓月家来了,最忙、最高兴的要数孟晓月了,她唱着山歌,把自家的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张罗家里人打豆腐、做柴火甑子饭,茶水涨好后就坐在门口翘首张望等着胡志远他们的到来。

翻过一坐小山、走过一片松树林、跨过一条小溪,一个古朴、美丽的自然村寨映入了他们的眼帘,听到了从寨中传来的鸡鸣犬吠声。胡志远说:“大家加把劲,前面黄色外墙、盖着青瓦的几十户人家就是井边组了。”

“好个自然、古朴、美丽的村庄。”欧阳秋雨感慨地说。

胡志远介绍:“井边寨是至今保存较好的布依族自然村寨,寨中古树参天、翠竹环绕,进寨口是用青色石条砌成的二十来级的石梯,寨中有多条青石块铺成的石阶路,寨中央有株高大的古柏,古柏下有口‘四方井’,清澈透明、回味甘甜、冬暖夏凉的泉水从洞中流出,井下不远处有水碾房、榨油房、水车,人们居住的房屋多为木架三间结构,外墙都是采用传统的木制模具、传统的夯筑工艺、取当地黄沙泥经能工巧匠筑成,每户人家大门两侧都有两个小侧门、大门外都设有两扇齐人腰间的腰门、设有地楼,地楼用来养牲畜、堆放农具、柴火和杂物,地楼之上是人们居住地方,地上铺着材质坚硬的木板,堂屋中间设有祭祀祖宗的神龛,两边厢房是人们生活的地方,里面除了生活用具外,几乎每家都有纺车和织布机,这里上年纪的老人身穿自制土布的民族服装,多数不懂汉语。到寨中,需要进入群众家,一定要从大门进,如果大门是关着的,就不要从侧门进去。”

林小慧问:“怎么不能从侧门进?”

胡志远说:“侧门是留给不受欢迎的人进入的。”

林小慧笑着说:“欧阳,一下你不要进错门了。”

欧阳秋雨说:“你才进错,我可不想当不受人欢迎的人,看来胡哥懂的东西太多了。”

胡志远说:“在上塘工作多年,民风、民俗还是了解一点的。”

黄勇问:“不懂汉语的人怎么与人交流?”

胡志远说:“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普及,很多人都能使用双语了,并且这个民族也在逐步汉化。”

林小慧说:“在历史滚滚前进的车轮中,和谐、自然、古朴、美丽的民族自然村寨,能保留下来的将会越来越少,也许有一天,保留下来的民族自然村寨,将是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引来很多旅游者的观光。”

胡志远说:“结果一定是这样。”

孟晓月见他们到了,热情地走上前去紧紧握着胡志远的手,把大家从大门引进家说:“胡哥,河边寨一别,盼星星,盼月亮,你们终于来了,大家辛苦了,坐下来喝杯茶,解解渴,休息一下,王站长怎么没来?”

胡志远说:“王站长今天有事来不了,但是他的兵来了。”接着就把林小慧、黄勇、蒙应书、岑正清、欧阳秋雨向大家作了介绍。

孟晓月向大家介绍说:“这是朱贵和乡长、村长孟国华、支书孟国元、我三哥孟国勇。”

胡志远握着朱贵和的手说:“让大家久等了。”

朱贵和说:“你们的到来我非常高兴,以后高山乡畜牧产业的发展就全靠你们了。”

林小慧说:“我们只是指路人,要致富,还得靠大家的共同努力。”

孟晓月说:“没有指路人,只能在黑夜中摸索。”

喝着茶水的胡志远说:“今天我们主要目的是实地考察,我的想法是:找非常熟悉当地情况的人作向导,一是带我们去看以高原村为中心及周边牛群的饲养情况。二是了解一下这地方的农业产业种植情况。三是考察的同时,派人去召集周边村小组长、相信科学的有志青年到这里来,午饭后大家一起建言高山乡畜牧业、农业产业的发展规划和方向,畅谈发展中的相关事宜。”

胡志远的话说到朱贵和乡长心坎去了,他激动地站起来说:“胡站长说得很对,没有调查,就盲目去发展,最终的受害者仍然是一心想致富的农民,我看就这样安排,孟国华村长、孟晓月带胡站长他们去实地走走,我和国勇老弟分头去通知周边村组的人,孟国元支书年纪大了,就在这里作好统筹安排。”

孟国华、孟晓月几乎同时说:“行。”

就要出发时,胡志远发现欧阳秋雨不知到哪去了,就问林小慧:“欧阳秋雨去哪了?”

林小慧摇着头说:“不知道,会不会上厕所去了,我去看看。”

欧阳秋雨不是上厕去了,她是进来不久,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悄悄溜进侧屋,在那里她看到了纺车、织布机,并在纺车前坐下来,拿着一小段棉花像模像样地纺起线来,试了几次,线还是没有纺出来,这时孟晓月母亲来到她身边说:“姑娘,心太急是纺不出线的,你让开,我纺给你看。”

孟晓月母亲边纺边说:“纺线要两手配合、心无杂念、右手摇车的车速要均匀,左手轻轻抖动才能纺出好线。”

“知道了。”欧阳秋雨说着来到织布机旁边,用手去摆弄梭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