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1 / 2)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那吹过旷野的风,带来清甜的麦香,风吹麦浪,绿茵遍野,仿若世间桃源。

当十一跟随典韦走出深山,但见山前一片广袤平原,那方方块块的麦田在阳光下愈发的青翠欲滴。

小麦刚刚进入抽穗时期,点点麦芒已展露头角,互竞争发,也许是不久前刚下过的一场大雨,田地里土壤肥沃,麦苗也已将地面覆盖,这使得阳光无法直射地面,使麦田拥有了良好的保墒能力,麦苗的长势也愈发喜人。

在有些块田里,还有农人在拔草,土壤墒情良好,阳光明媚,这不光有利于麦苗的成长,同时也为杂草的生长提供了优质条件,应及时除草除虫,预防病害。

“若不出意外,今年能有个丰收年,日子会好过很多。”

典韦满眼欢喜的望着那成片的麦田对十一说道。

熊大已经被典韦收回魂玉中,它凶恶的形象不适合出现在大众视野,这里多是普通百姓,一生在此勤恳生活劳作,生活虽然艰难,却也能坚持过的下去。

那头熊瞎子被绑在一根粗壮的树干上,典韦和十一一前一后扛着熊瞎子走,不过,以两人的体力,这头几百斤重的熊瞎子还不值得一提。

穿过那田间地头的小路,入脚处,土壤柔软富有弹性,脚下竟有亲和的触感,那是大地赋予人间的温柔,不是后世满地的水泥地或柏油路能带来的温柔。

两人轻快的行走在麦海之间,这情这景让人心旷神怡,心情愉悦,脚下不免越来越轻快,犹如游离在外的游子归家心切。

抬首间,在哪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的地方,一座村落坐落其间,一条溪水由山中而出,从村头流淌而过,一座石桥,横旦在溪水两侧,石桥年岁久远,上面斑驳淋漓,青苔丛生,透露着悠悠岁月的痕迹。

踏上石桥,桥下溪水潺潺,水草丰茂,洁白的浪花犹如珍珠般晶莹剔透。

十一感觉自己已经好久好久都没有见过如此清澈干净的小溪了,记得上次见到这样的小溪还是在国家重点保护区里,那里没有工业污染,没有白色垃圾堆满河道,那条小溪就跟眼前的这条一样清澈美丽,而在这里,却是随处可见。

过了小桥,沿着一条缓缓的土坡往上行不远,就到了典家村,村头一颗巨大梧桐树大如伞盖,那树身竟有三合之围,树梢之上百鸟争鸣,叽叽喳喳甚是热闹。

树荫底下,几个老妪老叟闲坐聊天,看见典韦从远处走来,纷纷往这边张望。

走到近前,典韦笑着和众乡邻打招呼:

“二婶子,大娘,黎叔……在这凉快哪?”

“啊!是啊,典大回来啦!”

“哎呦!典大收获不小啊!熊瞎子!这回进山可真是有运气!”

……

对于众人的回话,夸奖,典韦一一回应,这时一个老妪用手中拐棍敲打地面,以引人注意。

但见她满头银发,老眼昏花,嘴里仅剩的两颗牙齿分布均匀,上下各有一颗,单听她含糊不清的说道:

“那是谁啊?是谁回来了?”

听闻老妪问话,典韦走上前去,弯着腰指着自己大声说道:

“老祖宗,是我啊,我是典大。”

“什么?典霸回来啦?”

“不是典霸,我是典大。”

“啊!回来好,回来好,回来还能见见我这个老太婆子一面。”

看着老人指指点点,嘟嘟囔囔的胡言乱语,眼瞎耳聋的听不清看不明,嘴巴没牙,说话漏风,众人皆大笑起来,纷纷劝说典韦莫要在与她言语,直说那老祖宗年岁已高,已经老糊涂了。

典韦无奈摇摇头,不在与老祖宗纠缠,回身走到十一身边,向着众人言道:

“这是某家兄弟,十一郎,特来看望某家,家中有客,容典大就不多陪了,众位叔婶,我们先行一步。”

“好好!赶紧归家去吧,大娘都想你好几天了(典韦妻子也叫大娘,跟另一个老妪虽称呼相同,但意义不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