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神明·其三87(2 / 2)

太阳则是一座小城市的大小。

这就是很多人对于黑洞的常规理解。

但实际上……绝大部分人都有个误区,那就是……其实并不需要超强的密度,就能制造黑洞,这是一个数学层面上的问题。

你只需要知道,黑洞越大,密度越小。

假设有一个太阳质量的黑洞,换算一下,每立方米大约就是一座喜马拉雅山的密度,这相当恐怖。但如果是银河系中心黑洞,那么大约有四百万个太阳质量,用数学换算的话那每立方米就只有六头蓝鲸的重量,反而变得不那么稠密了。

这时,如果是天文学上观察到的特大黑洞IRAS20100-4156,这颗有着三十八亿个太阳质量,黑洞视界足足与太阳系大小相当的庞然大物,那它的密度……反而就与空气相当。

是的,从理论上来说,你只需要往一个太阳系大小的气球内部注满10^36次方顿的空气,就能在外层形成……黑洞视界。

没有积压,也没有爆炸。

哪怕是质量均匀分布,依旧可以形成视界,中心没有奇异点的黑洞视界。

于是这个时候,就有科学家发现问题所在。

仅仅是我们能观察到的可观察宇宙,就是一个半径450亿光年的宇宙,其中有恒河沙数亦不能及的浩瀚星系以及星云气体,粗略统计,加起来大概有一百万亿个太阳质量。

虽然平均一下的话每立方米只有五个氢原子,但是如果把这些质量全部做成空气,吹成一个半径450亿光年的气球呢?

答案是惊人的。

那会形成一个……黑洞视界超过可观察宇宙十倍的巨型黑洞。

神明笑道:

【人们通常把黑洞想象成简单的球体,以及无限的质量集中在一个点的形象,绝不会把无限的膨胀的宇宙和黑洞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并非如此!】

随着视角的转移,李海默的视线也逐渐回到了银河系内部,接着穿梭在稠密的星云之中,也是第一次……看到了深不见底的黑暗,以及缠绕在远方黑暗周围无限的光芒。

【黑洞】

接着,一穿而过!

李海默眼前的画面一下子变得极度混乱起来。

“那是什么!”

他瞪大了眼。

神明呵呵笑道:

【这是你们科学家早就计算出的真理之一,黑洞扭曲了宇宙,是反转了宇宙的天体,所以因其过于强大的引力,在视界内部,时间与空间会互换角色。】

在一个正常的宇宙学三维空间中,在一个正常的球体内部,空间是有限的,而时间是无限的。

但在黑洞中,这恰恰相反。

空间是无限的,时间是有限的。

【以人智来说,这确实是很难理解的画面,我只能简化而言,简单来说,黑洞的奇点不在任何空间的‘方向’,而在‘未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