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神明·其三87(1 / 2)

【你能理解的方式?】

神明问道。

【这个问题如果采用喻象的方法,依旧难以让你知晓其万分之一。毕竟你知道宇宙的构造吗?时空重叠?你真以为就是和图层一样拼在一起?还是说你以为宇宙与宇宙之间就像是漂浮在更广阔空间中的两个气泡,只需要长距离的航行就能到达另一个宇宙?】

这番话中没有轻蔑,也没有不屑,就是平静的阐述事实。

但也正是这份铁一般的事实挡在李海默面前,让他难以知晓真相。

李海默摇头,他也知道不可能。

毕竟,仅仅是人类所猜测中的各种宇宙学说,就包括但不限于百衲被多重宇宙、暴胀多重宇宙、超弦多重宇宙、圈量子多重宇宙、全息多重宇宙等等,到了二十一世纪,数百种理论更是百花齐放,人类就连现在的物理图景都摸不清冰山一角,又岂能猜测真正的宇宙?

用一句著名的话来说,世界就是无数巨大的峡谷,光速是时空的峡谷,物理规律是宇宙生命的峡谷,而峡谷并不是能够一直攀岩而上的。

总会到达一个可能的山峰,再也无法向上。

而现在这座山峰可能就摆在面前。

但……李海默,还是摇了摇头,继续说道:

“但不是不可以,不是吗?我只需要一个通常的,语言能够描述的过程。概念的模糊化对你来说应该相当简单,就用先前简化的模式吧。不能表达的,就用声音和文字代替。”

他就如同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人,渴求着更多的知识,平静地回应。

于是回应这狂徒的……是数不清数目、遮天蔽日的无限光景,耳边传来更多幻听,影影绰绰的涛声不断袭来,将人带到无限的距离中,给人无限渺小的错觉。

【你们所谓的宇宙,即时间与空间的一切集合是不准确的定义,我更倾向于“世界”这个词汇,这绝不是一种理论模型所能描绘的事物。】神明道【而你们的宇宙出现,恰恰是众多宇宙当中最为容易理解的方式之一。

一个完整的大爆炸开端,自绝对的无中诞生的奇异点,随后诞生正常的时间箭头,都是让人类能够出现的各种条件,但实际上……宇宙就是一切规律的总和,在一个最为广阔,统一一切图景的宇宙中,一切可能的宇宙诠释都在其中。】

这一次,不再有无穷无尽的信息流划过大脑,转而变成了光影与声音以及文字的形式展现在李海默面前。

一片亮银色的光斑首先进入他的视野,乍一看去,李海默还没反应过来,但很快就发现随着距离拉远呈现出来的星空,那是银河系两千亿的恒星与星云。

随着视角的极速缩小,大麦哲伦星云与仙女座星系也很快出现在眼前,接着又迅速缩小在广袤的天区当中,本星系群、超星系团,最后隐没在更加宏达无数倍的大尺度网状纤维结构当中。

【与你们共处于同一个物理规律下的空间是无限的。你们的‘宇宙’,同样是一种与我们相似,空间无限延伸的时空。】

以太阳系地球为中心,半径直径九百三十亿光年的事物,其发出的光芒都会在有限的时间内抵达地球,这就是‘可观察’宇宙。

但如果让参照系的‘中心’开始以超光速移动的话,‘可观察’宇宙的范围同样会开始变化,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不可观察’的宇宙就永远不可能‘相交’,处于事件光锥之外,自然可以视作是其他宇宙。

这就是百衲被多重宇宙的模型。

【但仅仅是这样,也只是你所在的物理宇宙中的一个宇宙分野,实际上,多元宇宙的结构数量是在多个物理层面上增加的,譬如……黑洞。】

宇宙的数量甚至可以依靠黑洞增加。

这里要说到一个简单的常识。

只要将任何事物简单的压缩到临界质量,即让物质突破“奥本海默极限”这一规律,那么就再也没有任何基本力能在这种尺度上抗衡‘引力’,物质便会无限的压缩,形成黑洞。

而黑洞,有一种著名的,名为‘黑洞视界’的特征,即只要在一个区域内让光也离不开这个区域,外在视觉就会形成了一颗黑色的球体,这就是‘黑洞’这个名词的由来。

地球压缩到临界质量会变成硬币大小的黑洞视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