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平衡之术18(2 / 2)

郑帝连忙阻止内侍,语带谦恭的问道:“请问高士尊姓大名?“

玄奘拱手道:“草民江流儿!”

郑帝稍显不快的道:”寡人在外南合梁帝、北连夏王;在内勤修政务、激扬士气,满朝上下无不同仇敌忾,此番作为可算得是退敌之策?”

玄奘语带锋锐道:“草民闻陛下之言似有三误,一误,梁帝世居江南,累世观之,皆凭借长江之险以拒中原,今同样受唐军攻挾,但求自保,已是难得,更何况远水也解不了近渴;二误,夏王之志,不可小觑,他虽言知晓唇亡齿寒之道,然则他必等郑国上下精疲力竭,李唐人马远师劳顿,他才会出手坐收渔翁之利;三误,内修之道实为长远之策,而现如今满朝上下坐困愁城,洛阳城内人心惶惶,唯有使唐军尽速退兵才是上策……”

玄奘话音未落,武将班列中有突然跳出一人,乃是王世充的侄儿王道棱,大声呵斥道:“大胆刁民,竟敢在大殿之上危言耸听,唐军岂是你这番巧舌如簧的诡辩之词就能退去的,陛下,我观此人实为沽名钓誉、故作深沉之辈,请立刻扑杀之,以儆效尤!”

郑帝面露寒色,语带杀机的向玄奘问道:“请问高士,可有何退敌良策?”

玄奘则胸有成竹的答道:“请陛下授以旌节,出使夏国,可保夏王不日出兵。”

郑帝忙疑问道:“噢……,一如刚才高士所言,夏王确有唇亡齿寒之论,寡人也曾派人多次催促他出兵,得到的回复都是尚需筹集粮草的拖延之词,不知高士何以有如此自信,可保夏王不日出兵?”

玄奘:“陛下可曾听闻事以密成,言以泄败之理。”

郑帝听完连忙起身来大声道:“好,高士准备何时动身?”

玄奘:“天下已逢生灵涂炭之际,岂敢有片刻懈怠之心,唯愿即刻动身。”

郑帝即刻发号施令:“着礼部即刻准备旌节车马事宜。”

文臣班列中立刻出来几个官员领命,退下殿去。

郑帝接着继续环视众朝臣:“有谁愿作高士副使一同出使?”

群臣中竟无一人应声,郑帝见此情形,脸上一阵抽搐,正当雷霆震怒之际,从贤才馆欲将退下去的人群中走出一人,正是玄奘认识的那个莽汉,莽汉上前请命道:“启禀陛下,草民单有德愿随江高士一同出使。”

郑帝虽心里异常愤怒,但最终还是极力掩饰住自己的情绪道:“好,果然是江湖多才俊,朕就任命你为副使,与江高士一同出使,另再遴选护卫二十人随侍左右。”

洛阳城北门外,郑帝为玄奘一行人备了酒席践行,用江洋大盗单有德的话说,一天之中,终于能吃上点好东西了。

临别之时,郑帝拉着玄奘的手问道:“寡人在殿上之时不便明问,不知江高士将以何言说服夏王?”

玄奘淡淡的回道:“我会跟夏王说,陛下已生归顺李唐之心。”

郑帝听完,一副无以言说的表情看着玄奘。

通往夏国的官道上,玄奘出使的马车疾速飞驰,二十名护卫坐骑紧随左右,所经之地顿时卷起滚滚烟尘。

单有德在车内问玄奘:“江大侠,您与郑帝临别之时说了什么?”

玄奘表面上闭目养神不理他,实际上是被颠来颠去的,有点晕车。

单有德以为他故作高深,便自说自话起来:“你知道吗?刚才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只要你回答一个不是,我们就都人头落地了!你想想那么多文武大臣,为什么没一个站出来的,那是因为他们已经派过好多批催促夏王出兵的使节了,而夏王每次都答应马上派兵,但就是迟迟行动,为此郑帝已经把前面出使的人都杀了,还有这二十名护卫是干什么的?倘若你也说服不了夏王出兵,立刻就是我们人头落地之时,你应该庆幸有我陪你冒这个险……,不过说实话,我本来就是亡命徒,烂命一条,想着死也得死出个样了,不然被活活饿死了,那多窝囊…”

三日后,夏国都城乐寿城金城宫大殿内,玄奘因为晕车的缘故,脸色稍显苍白。夏王准备一如打发前面的使臣一样,先为玄奘等人接风,然后跟他说什么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在正在筹集粮草。

玄奘听完也不气恼,平静的对着夏国君臣道:“其实郑国上下早已知晓夏王与诸位大臣的盘算,无奈现在的郑国,战阵之上,兵不能果腹,洛阳城内也是几无余粮,如若夏国上下继续作壁上观的话,郑帝恐怕只能是手举白旗,归顺李唐了。”

玄奘说完,大殿之内一片寂静。首先打破沉默的新晋纳言凌敬,凌敬满是怀疑的问道:“郑帝亲口告诉你有归顺李唐之心?”

一旁的中书舍人唐斌未等玄奘开口,便抢过话头:“按说我们不应该救王世充这个弑君篡位、背信弃义、乘人之危的卑鄙小人,但是他真要是降了唐军,则中原大地三足鼎立之势就此失去,何况唐军本就势大,倘若他们就此吞下郑国之地,到那时可就真的唇亡齿寒了,所以祈请大王,此刻不出兵,更待何时。”

夏王听完面露欣喜之色,大声说道:“好,好,此言甚好!”紧忙又对着玄奘、单有德继续道:“请二位使者明日就回去复命,我军将于旬日后发兵,另外为表诚意,先行援助一万石粮草随同二位使者一同回国,但请郑国上下静待佳音。”

第二天,出了金城宫,单有德对玄奘说:“江大侠此次幸不辱命,回到郑国一定可以高官厚禄,往后还请多多提携单某。”

玄奘晕车症状渐好,但仍面带忧色对单有德说:“一万石粮草由你与众护卫护送回郑国,另外请单独分我一辆马车,我要去长安。”

单有德面露疑重之色:“江大侠这是走哪门子路数?”

玄奘叹了一口气:“规劝唐帝退军,这样才是免遭生灵涂炭的唯一办法。”

单有德苦笑了笑,眼神里完全没有了江洋大盗该有的神色:“江大侠,你前世不会是个和尚吧?”

玄奘没有再说话,一个人独自驾着马车,在落日的余晖下,向西疾驰而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