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玄奘开悟19(1 / 2)

去往长安的路程山水相隔,崎岖漫长。

玄奘披星戴月、日夜兼程的驾着马车在路上飞驰,因为他要在夏军与郑军会师前,说服唐帝李渊退兵,把战乱化于无形,让各方势力陷入相互僵持、平衡的状态。

说来也奇怪,玄奘自己驾车,居然没有一点不晕,也许他就是人们常说的那种天生劳碌命。

在一连几个日夜的持续赶路之后,再加上最近两天完全没有吃上一顿饭,玄奘的身体开始有点吃不消了。同时拉车的马,虽然能从路边吃草来补充体能,但是这样没日没夜的跑,得不到足够的休息,体力也被严重透支,现在一车一人一马,只能缓慢的行驶在荒芜人烟的道路上。

就在这人困马乏、举步维艰之际,玄奘突然发现有一群人出现在了路的前方。

玄奘驾着车缓慢的来到人群边上,勒住马缰把车停在一边,只见一群人围坐在路边,确切的说是一个老人、一个小孩、三个青壮年和两个女人,也正用齐刷刷的眼睛看着玄奘。

玄奘紧忙下车上前,跟老人打招呼道:“老丈您好,冒昧打扰,由于日前赶路匆忙,未曾准备干粮,不知可否向诸位叨扰一顿?”

众人均抬头看着他,然后又看看放置于他们中间的一块干粮,只见老人闭眼思索片刻之后,表情无比复杂的把干粮递给了玄奘。

玄奘也是饿急了,赶紧大快朵颐起来,六个大人见他已经吃上就不再看着他,纷纷找个合适的地方倒在地上卷缩身子睡觉,只有小孩眼巴巴的看着他手中干粮。

玄奘由于吃的太快,再加上干粮太干,被呛的接连咳了几声,小孩见状,赶紧跑到他们行李里面找出一个水袋,送到玄奘的面前,玄奘感激的接过水袋,拔开塞子就往嘴里倒,当一口入肚,他才反应过来,小孩递给他的是酒,玄奘以前是滴酒不沾的,第一次尝到了酒的滋味,感觉很冲头,但是实在是太渴太饿了,连着又喝了几口,然后才把剩的酒又递还给了小孩,小孩接过酒带就跑回了她妈妈的边上去了。

玄奘吃完了人家的干粮,又喝了人家是酒,充满感激的眼神看了看众人,然后就感觉晕晕乎乎,一头倒在地上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上,玄奘睁开眼睛醒来,发现给他干粮的人,正围在他边上盯着他看,接着玄奘又发现,自己全身上下已经被绳索绑的严严实实,玄奘用力的想挣了挣身上的绳索,发现丝毫没有松动的痕迹,然后就很是不解看着老人问道:“老人家这是为何?”

老人重重的叹了一口气道:“你知道吗?你昨天晚上吃的那块干粮,是我们最后的一块干粮,我们一家人其实已经两天天没有吃东西了。”

玄奘听完后,心里感到无比的内疚,很难为情的道:“老人家我吃了你们的东西,真的实在太抱歉了,如果您早说的话,我是怎么也不会吃的,可是我有点不太明白,你们为什么自己不吃,反而把它给了我呢?”

老人无奈的回道:“你也看到了,干粮只有那么小小的一块,给任何一个人吃,对别人都是不公平的,给你吃掉,至少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

玄奘急道:“那你们可以平分啊,或者可以先给小孩子吃啊!”

老人道:“如果平分的话则犹如杯水车薪,根本不足以支撑我们到夏国投奔亲戚;而给小孩子吃,从情理上来说固然没错,他或许可以走的更远,但是他离开了大人的守护,他如何逃得过沿途的豺狼虎豹?又如何能抵抗得了如此乱世中的天灾人祸呢?”

听完老人是话,玄奘有点蒙圈了:“老人家,那接下来你们又该当如何呢?”

老人与众人听完玄奘的问话,都不由自主的把头转向了马车。

玄奘瞬间明白了他们的用意,连忙回绝道:“老人家,不是我小气,这匹马车是我要用来赶去救人的,晚了就来不及了。”

众人听完都面露不快,老人则反问玄奘道:“你要去救人是没错,不过你所要救的人命是命,我等七个人的命就不是命?”

玄奘急忙解释道:“老人家您误会了,我此去是关乎着很多很多人的命。”

老者继续反问:“在你看来,很多很多人的命是值得你去救,那很少人的命就是该死,就是应该被舍弃的?”

玄奘被老人的接连反问彻底震撼到了,是啊,很多很多人的命是命,很少人或者哪怕一个人的命,就不是命嘛!玄奘原本充满信仰且坚定的眼神瞬间暗淡了,他低下了头轻声的对众人说:“马和车…你们拿走吧!”

老人听完玄奘的话终于松了一口气,其余的人,则有人不屑、有人欣喜,然后把各种收拾好的东西准备往车上搬运。

玄奘看着他们早已准备好的行李,顿时又心生疑惑的问道:“老人家,你们为什么不趁我熟睡的时候,直接把车驾走呢?”

老者听完不无气愤摇了摇头道:“所谓不问自取是为贼,我等都是仁义良善之人,岂能做这鸡鸣狗盗之事,况且我们坚信你肯定会答应我们的。”

玄奘哑然的笑了笑,然后看了看身上的绳索道:“既然我已经答应你们了,那你们是不是帮忙解了我身上的绳索?”

老者忙又摇了摇头:“真的很抱歉,恕老朽不能从命,我们知道你是一个练武之人,如果放了你,你就有了其他选择的可能,人一旦有了其他选择可能的时候,心态就会变的复杂、变的不可信,有的选择还可能是泯灭人性的。”

玄奘听完老人这套古往今来一直被不断使用的强权歪理,便不自觉的哈哈大笑起来,然后看了看身上的绳索,不再言语。

老者吩咐着众人准备离开,突然,其中一个年纪最轻的男人,顺手拿起玄奘身边的配剑,拔出剑鞘,欣赏了一下,准备一起带走。

老者赶紧呵斥道:“把剑放下,它不属于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