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开业(2 / 2)

沈琳来回查看了几遍,又量了量尺寸,心里有了一个想法。她提议不如把这个顶楼重新修整一下,好好利用起来,这样等于多了一部分空间,真正做到物尽其用,岂不更好。

于春燕听了在心里默默盘算了一下,不由微微皱眉道:“你这想法不错,就是预算超支了,恐怕得缓一缓再说。”沈琳想了一下说:“那不如这样,这个我出钱,咱们就建个阳光房吧。”于春燕一听她愿意出资修建,那自然是好的。

她笑着说道:“那感情好,这样,你也算做股东,到时候盈利了,大家一起分红。”沈琳笑说:“倒也不用分红,只要你能同意我在这里养花种草,什么时候朋友们来了有块儿聊天喝茶的地儿就行。”于春燕知道沈琳这是在帮她,又不想让她有压力,忙呵呵笑道:“这个自然你说了算。”于是两人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众人在讨论设计方案时,有人提议把一楼打通做成大厅,二楼可以隔开做成雅间,以满足顾客的不同需求。

沈琳觉得把这么大的营业面积都用来作同一种类型的经营,是有风险的。毕竟他们要做的果吧咖啡,究竟能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并生存下来,谁也说不好。年轻人最是喜新厌旧,这条街上今天开业明天关门的小店太多了。如果两层能分开经营,分别吸引不同需求的顾客,让顾客来到这里就能有更多的选择,也是一种不同的体验。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才能更好应对风险。再说如果大家真的喜欢他们的果吧咖啡,那么饥饿营销更能刺激他们的消费。大家经过一番讨论,最后都认为这么做似乎更保险一点。

然后决定程明阳和王铎他们负责一楼的设计装修,沈琳和卫春燕则负责二楼的设计装修。这次他们招录的有学建筑和学设计的学生,正好让他们拿这个项目练练手。

一楼这个取名“青&橙”的果吧咖啡店,从店面设计到装修施工,都是程明阳和王铎他们负责完成的。虽然他们时不时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大家各执己见争得面红耳赤,在有限的预算中,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能自己动手的就自己动手,齐心协力,一个月后,一个老旧的房子,在大家的辛勤努力下,重新整修后的一楼大厅,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个时尚现代、很有艺术感的空间。

开业这天,王铎又找来学校一个小有名气的乐队来助兴。因为前期的宣传做得好,附近几个大学的学生们早就急不可待的呼朋引伴来此地一探究竟。这一天真是人来人往如潮水般,他们个个忙的是脚不挨地,脸上却是喜气盈盈。

等到晚上一盘点,结果令人难以置信,小店一天的流水竟然有小一万。啊,如果这样下去,一个月就是三十多万啊,哎呀,发财了,发财了!!大家不由欢呼起来。

庆功宴上,沈琳先祝他们生意兴隆,接着又说大家兴奋之余,还要保持冷静才好。开门红的确是好事,但也要考虑因为果吧是刚开业,很多人可能只是图新鲜,接下来还是要多听反馈意见,查找不足之处加以改进,适应客户不同的需求。同时又提醒他们,如果小店生意好,周边很快就会有模仿的店面出现,要想立于不败之力,必须时时保持新鲜感,让大家常来常新才行。所以要不断的创新,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保持活力,稳定客源,才能长久不衰。

众人都点头称是,也及时调整心态,不再为这点成绩浮躁自满。好在大家都是年轻人,有想法,有干劲,很快他们商讨制订出一系列的活动方案,什么表白墙了、幸运果了,还打算定期举办摄影展、科技小发明展示、电竞争霸赛......真是精彩纷呈,好不热闹。小店逐步稳定发展起来,渐渐地这个“青&橙”的果吧咖啡店在大学城也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