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自有大儒为朕辩经36(2 / 2)

是为假道伐虢。

“大伴,葛总宪还是不愿出面弹劾吗?”朱翊钧转向冯保问道。

冯保点头说道:“此人顽固至极,无法说服。”

人家不相信这些证据。

认为徐阶虽然在道德上有些堪忧,但还不至于如此恶劣。

或者说,他本能的拒绝皇帝直接下场干涉朝政。

哪怕这就是真相。

“陛下,此事就交给臣来处置如何?”海瑞说道。

朱翊钧的耐心已经到了极致,当即说道:“既然葛总宪不愿意做事,那就换人。”

“去通知两位高先生,杨太宰。”

“三日之内,朕要看到徐阶的事迹传遍京师,各大府州。”

“张先生要处理朝政,军国大事不可耽误。”

“海先生,届时松江之事,还需你亲自去做个了结。”

高拱要让位,那就再发挥一下余热。

高仪要退休,可以,但是用一下你的名头。

而杨博此人,自投献以来,还没作出什么功绩,这就是投名状。

让张居正和海瑞始终站在安全的地方。

而冲锋陷阵,摇旗呐喊的人,走在最前方。

海瑞看着皇帝的安排,点头答应下来:“陛下既然已经安排妥当,臣自当从命。”

随即,缇骑四出。

去往内阁,六部。

隶属于司礼监的内经厂不得不加班加点的工作起来。

杨博送走了缇骑,拿着徐璠的笔录,心中忐忑,终于来了吗。

“部堂,内阁有请。”一位中书上门说道。

杨博起身,整肃衣冠,大步走出:“去见一见,也好。”

旗帜鲜明的站到皇帝麾下。

谁还不是个帝党了。

内阁中有些冷清。

除了高拱,高仪,还有一脸失魂落魄的葛守礼。

“元辅,高阁老,与立。”杨博一一见过。

“惟约兄,先坐吧。”高拱随意吩咐道。

高拱身上的暴脾气好像也消磨殆尽。

现在高拱和他们已经没有利益之争。

高拱指着葛守礼的鼻子骂道:“我是该称呼你葛总宪,还是与川先生。现在证据已经摆在这里了,你还要一意孤行吗,陛下对你非常不满意。”

就你葛守礼自以为清高,自号与川先生。

对皇帝的暗示和命令三番五次的拒绝。

难道不知在这个时候,独善其身也是一种错误。

葛守礼纯粹的灵能颇为醒目,他长叹一声:“我宁死不为此不仁不义之事。”

且不说这些证据从何而来,便是皇帝这般随意的污蔑朝臣,就已经不对了。

高仪惊讶至极,仿佛第一天认识这个人一般:“有骨气,可惜是个蠢的。”

没有接触到真相,这些儒家的士大夫们,依旧固执的守着自己的规矩。

高拱有些意兴阑珊,对葛守礼进行最后通牒:“你自去吧,退位让贤,不要闹得大家脸上都不好看。”

“将东西给他一份。”

都察院中,葛守礼不是一手遮天。

一个都察院的总宪,要是被自己的手下给弹劾到退位让贤。

葛守礼的名声也就臭了。

看在他勤于国事,还算有点骨气的情况下。

这是皇帝最后的一点温情。

葛守礼抱着徐璠的笔录,一脸茫然的离开了内阁。

朱翊钧看着葛守礼神色茫然的离开了午门。

这是一个正直的老好人。

有些迂腐。

张居正和诸多朝臣们一同望着这一幕。

终究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朱翊钧望着橘黄色的天空,坚定无比的说道:“届时,自有大儒为朕辩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