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夏望寻妄(四)(2 / 2)

“我们可以一起看话本了!”

小小的茅屋里都是两人的笑声。

十多年前的夏望县也如今日一般,每年都需遭受旱灾,彼时夏望县与京都交通不便,亦鲜少有书信往来,地方的治理是封闭的,百姓们没有赈灾粮加持生计,只能上山挖野菜、田间拾稻米,最旱的日子里连稀饭都喝不上,因为连水都紧缺。

徐明儿时记忆稀薄,隔得远了,现下已无法回忆起徐父是如何带着一家人熬过那段缺水缺粮的日子,但总还记得和许明在田间拾稻穗的场景。

夏天正是第一批稻子成熟的季节,为了避免稻子还没收割就旱死在田中,夏望县的农民们都会估量着时日提早收割稻子,而因为收割过急,总有稻穗遗落在田中。丰年之时大家鲜少在意这小小的遗秉,但粮食歉收之年每一株稻穗都是不小的宝藏。

散学归来并做完夫子留的功课之后,与许明以及其他同窗去田间拾稻穗是徐明最期待的事情。

“大明,功课做完了吗?”许明半个身子趴在徐明的窗子上小声地问道。

徐明回头看了看外屋的情况,看到徐母正在一边折菜一边和隔壁凤婶唠家常,接着回过头来冲窗上的许明摆了摆手,示意没写完。

“哎呀别写了,再晚点出去田里的稻穗就要被他们拾尽了。”

徐明脑海中浮现出了光秃秃的田地。

不写了。

他又回头看了一眼外屋,确认母亲一时半会儿不会发现他人已经不在了之后,双手撑着窗缘,翻身跳了出去。

“你这翻窗的倒是越来越娴熟了。”许明接住他的同时感叹了一下。

“那是,也不看是跟谁学的。”

两个人咯咯笑着,在夕阳的余晖中奔向了远处的田地。

来得早的孩子已经用稻穗将衣兜塞得满满当当,许明不服气,闷着头开始一丝不苟地搜查田里被二次遗漏的“宝藏”。

“这边还有!”眼尖的徐明睁大了双眼不放过任何角落,“那边也有。”

当太阳的光亮完全消失在大地上时,两人也将衣兜塞得满满的,心满意得地往家里赶。

夏望县的大道上来了一大批人,他们都骑着马,身后跟着好多辆马车,几个县衙中的官员举着火把带头迎接,官员身后是很多徐明熟悉的面孔,都是夏望县的百姓。

徐明二人对来者感到好奇,怀里捧着稻穗也凑过去围观。

“这赈灾粮真是来得及时啊,多谢诸位不辞千里运送。”为首的官吏表达了谢意。

“职责所在,不必言谢。夏望县日后若是有何难处,县令随时可以派人禀告朝廷,圣上必不让百姓们受饥受苦。”

“好!好!”人群为救命之粮的到来而欢呼,手中的火把照着每个人脸上的喜悦。

徐明也很高兴,终于不用饿一顿又更饿一顿的了。

“大明,我们努努力,以后也不再让乡亲们挨饿好不好?”许明如此说道,火把的光亮在他的眼里一闪一闪的。

“那当然好。”

只愿夏望县的百姓不再受饥馑之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