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夏望寻妄(五)(1 / 2)

后来隔阂是以何种方式在二人之间形成的呢?徐明心中并不清楚。

他们过去明明是那么相投、那么形影不离,就算是有小的争吵和分歧,不过一顿饭的时间便能和好。

变化究竟是从何时开始的,徐明真的不知道。

除了名字之外,他们真的有太多相似的地方了,家世相似,性情相似,喜好相似,理想相似,才识亦不相上下。

为了那个不让乡亲们挨饿的目标,徐明和许明发奋读书,欲通过科举入仕成为地方官吏,为百姓谋福。

二人同年参与科举,徐明荣幸榜上有名,而可惜的是许明落榜了。

或许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吧,十多年来两个人的道路终于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分歧点。

徐明入仕最初的六年任京都官,其间辗转各地但始终未曾回家,后来因牵挂母亲年事已高无人照料,还是请命回到了夏望县。而在这六年间许明又先后经历两次科举不第,不得已换了一条路,改从商贩做起,最初他只是从其他地方买入一些果子在夏望县出售,后来生意越做越大,才有了如今的许富商。

回到阔别六年的故乡,徐明马不停蹄往家中赶去,母亲早已倚门等候,翘首以待。

看到熟悉的茅屋中一切安好,徐明心中很是宽慰。

“明儿,这次回来还要走吗?”

“不走了,不走了。”徐明连忙摇头。

“京都的大宅子也不住了?”徐母打趣道。

徐明抬起头深深吸了一口气,而后郑重地答道:“不住了。”

有家人和朋友在,何须大宅子?

“小明近来忙得紧,故今日需晚些方能前来与你叙旧。”昨夜用过晚饭,许府的下人前来传达许明口信。

“好,那我等着他。”

六年不见,也不知道他现在过得如何?

待到落日西沉、皓月初上时,徐明终于看到篱笆外围出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他急忙迎上前去为许明开门。

“小明,你来了。”徐明很高兴,边说着边把他往屋里请。

“大明,你此番回来可是要接任县令之位?”

徐明脸上的喜悦一滞,愣了一会儿之后回复:“是。”

许明面露喜色,道:“那真是太好了。”

“对,我不走了,以后我们还是可以一同饮酒作诗。”

许明闻言顿住了脚步,疑惑道:“作诗好在何处?我说的好,是指咱们可以官商合作。我对东市里那几个与我竞争生意的商贩不满已久,你回来了正好,想想办法用官衙的力量断了他们的生意。”

“为何?”徐明原想将手中的碗筷递给许明,此刻将手缩了回来,“此举万万行不得,商贩都是小本生意,怎能轻易断了他们生路?”

“你听我的,咱们收益均分。”许明进了一步。

“不是收益之事,为官者怎能与商贾合流残害百姓生计?”

“官?你甘心守着这小小的官位,住一辈子茅草屋?”许明反问道。

“甘之如饴!”

二人争执的声音之大,将正在备菜的徐母引了过来。

“几年不见为何一见面就吵起来了呢?都消消气,准备吃饭了。”徐母两只手分别搭在徐明和许明肩上拍了拍。

“徐伯母,我不吃了,气饱了。”语罢许明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在徐明原先的设想中,归家之后先与家人、朋友吃上一顿简单的饭,酒足饭饱之后再叙叙旧,这是一件惬意之事。未曾料到许明见到他的第一面竟然不是为他能够归来感到高兴,而是想着如何与他合作,或者是说,如何利用他。

心烦意乱,徐明搬了张椅子坐在门前葡萄藤架下沉思,月光洒亮道路,六年前离家的最后一个夜晚月色也是这般,他还记得彼时许明也来饯别。

“大明,何日你若是归来,我必第一个迎接你。”

“好。”

返回